中俄蒙國際貿易洽談會于2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再次啟幕已是第10個年頭。此次展會吸引了更多東南亞國家展商的加入,其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當地以展銷會為契機,已逐步搭建起內蒙古向北開放的“橋頭堡”。在當日的展銷會上,來自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市德納斯中心的董事長嘎琳娜表示,“我們帶來的產品是在歐洲經過認證的,我們很想在中國推廣產品,也想和中國企業開展合作。”
嘎琳娜的想法代表了許多參展商的心聲,而此次來參加展會的國外參展商不僅局限于俄蒙兩國。來自巴基斯坦、韓國等地的參展商也加入進來,同時還有港澳臺的展商也為此次展會注入活力。越來越多地展商的加入,使這次展銷會成為歷屆規模最大、參與范圍最廣的一次。
同時,這一次第10屆中俄蒙經貿洽談暨商品展銷會已被正式列入外交部長王毅和蒙古國外交部長包勒德在北京簽署的《中蒙友好交流年紀念活動方案》中,這個會展活動已經被提升為中蒙兩國國家級友好交流層面,其影響力已逐步提升。
據悉,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地處中國東北與俄蒙之間黃金通道,周邊7個口岸,全部在200公里范圍內,區位優勢是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舉辦10個年頭的中俄蒙貿易洽談會是當地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平臺。
來自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的阿拉坦巴雅爾表示,我們參展商的產品賣得很好,展銷會在蒙古國影響非常大。
2005年,首屆中俄蒙經貿洽談暨商品展銷會拉開帷幕。自此,這座草原城市擁有了一個與國內外客商密切協作的平臺,參展企業從最初的50多家增加到2013年的450多家,意向金額由首屆的2000多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36.6億元,參展商品從最初的食品、特產等領域,發展到建材化工、電子產品、新能源產品及道路橋梁建設、建材貿易、民航合作等綜合領域。展會期間當地還會組織項目推介、對接,進行商務洽談,簽訂合作意向,有部分企業在展洽會期間進行重點推介宣傳、招商引資。
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牛振聲說,近年來,當地更加注重提升對俄蒙開放水平,中俄蒙經貿展會成功舉辦了9屆、海拉爾國際航空口岸落地簽證業務獲得批準、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前期工作穩步推進等,這些都是呼倫貝爾市“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經濟帶”的重要舉措。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招商引資服務局工作人員劉芊也表示,海拉爾區從2013年到現在完成招商引資額度達到145.2億元,納入海拉爾區招商引資統計項目數是122個,其中一些是國際、國內較知名的企業。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毗鄰俄、蒙地緣優勢,利用中俄蒙經貿洽談暨商品展銷會這個平臺,大力推動國際間、地區間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促進彼此之間的共同發展和繁榮。”牛振聲說。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