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亮麗風景線】強生產之要 固生態之基


    時間:2014-06-24





      內蒙古地區水資源分布不平衡,總體上是個缺水省區,水是長期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筑水生態治理與水安全保障體系,提高水資源綜合供給能力和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盡快扭轉內蒙古水利建設相對滯后的局面,是國家和自治區科學發展的現實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強調指出,要守望相助,團結奮斗,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努力建設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各族入民幸福生活的亮麗風景線的目標,也讓水利工作面臨新的機遇。水利專家指出,亮麗風景線建設,水源的“滋養”是必需。

      目前,內蒙古有12個項目被列入國家今明年和“十三五”172項重大水利工程規劃中,這些項目,將在“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進程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數說項目

      文得根水庫及至烏蘭浩特輸水段工程:

      據工程項目建議書,總投資約95億元。文得根水庫為水源工程,總庫容19.82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43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7809萬干瓦時,下游灌區面積71.29萬畝。

      引綽濟遼工程烏蘭浩特至通遼段輸水工程:

      線路長約300Km,總投資約105億元。工程實施后可有效緩解西遼河流域嚴重缺水狀況,遏制通遼市的生態環境惡化態勢,對促進蒙東地區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東臺子水庫工程:

      工程計劃總投資約19億元,設計水庫庫容3.2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77億立方米,年供水量5340萬立方米,以防洪和灌溉為主,是兼有供水、發電、養殖、旅游和改善生態等綜合利用價值的大二型水庫。

      尼爾基水庫下游灌區工程:

      工程總土地面積40.64萬畝,耕地面積33.90萬畝,現有灌溉面積10萬畝,規劃灌溉面積30.27萬畝。灌區開發方式分為揚水和自流灌溉兩種。項目估算靜態總投資為91969.46萬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資74178.68萬元,移民和環境部分投資17790.78萬元。

      綽勒水庫下游灌區工程:

      工程總投資7.6億元。根據項目可研報告書設計,綽勒水庫下游灌區項目將維修加固索格營子、五道河子和好力保3座引水樞紐,新建并襯砌總千渠3條,長度為20.17公里,新建千渠11條總長112.6公里、支渠61條總長250.68公里。

      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

      工程規劃總投資61.21億元,分兩期實施。主要建設內容:襯砌支以上骨千渠道4016.2公里,襯砌斗農渠10347公里,配套改造相應的各類建筑物8萬多座,改造中低產田500萬畝。

      嫩江干流內蒙古段治理工程:

      工程總投資5.03億元,建設內容主要為堤防工程、護岸工程、堤頂路面工程及排水閘工程等,建成后,能夠完善嫩江千流內蒙古自治區段防洪體系,保障嫩江沿線居民生產生活安全。同時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

      項目進展

      文得根水庫及至烏蘭浩特輸水段工程項目建議書已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并將評估意見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引綽濟遼工程烏蘭浩特至通遼段輸水工程項目建議書已上報水利部待審。

      東臺子水庫工程2007年啟動。2011年,項目列入全國“十二五”大中型水庫建設規劃。2013年,水庫項目建議書通過水利部審查,并函報至國家發展改革委。2014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對項目建議書進行評審。該項目建議書已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并將評估意見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

      尼爾基水庫下游灌區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已通過自治區水利廳和發展改革委的審查,并已將審查意見報到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綽勒水庫下游灌區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國家發展改革委評估,設計單位正在按照評估意見修改。

      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項目正在按照國家分年度下達的投資計劃做實施方案。

      嫩江干流內蒙古段治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待批。

    意味著什么?

      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當前,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和經濟運行工作,內蒙古將加快推進文得根水庫等12個重點水利項目。那么,這12個重點水利項目對于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

      自治區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戈鋒:內蒙古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總體上是個缺水省區,水是長期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指出“將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我們可以看到,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中8個方面的發展定位及努力建設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麗風景線的目標,都離不開水的支撐和保障。

      譬如文得根水庫及至烏蘭浩特輸水段工程建設,便有著調蓄興安盟綽爾河流域相對豐富的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在興安盟的有效合理配置,滿足興安盟發展高附加值的煤炭深加工等工業項目用水要求的作用。12個重大水利項目,是促進內蒙古平衡協調發展,實現全區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

      內蒙古社科院副研究員韓成福:水利興,五谷豐。內蒙古農業基礎薄弱,關鍵是農田水利設施薄弱,改變靠天吃飯局面,根本出路在于大興水利強基礎,提高抵御自然風險實現旱澇保收的能力。

      內蒙古12個重大水利項目,對農牧業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比如尼爾基水庫下游灌區工程建成實施后,水田畝數可增加10.39萬畝,發展水澆地9.88萬畝,可生產糧食21683.01萬公斤,糧食增加產值22766萬元,增加農牧民收入2363元/人。東臺子水庫建設工程建成后,可切實改善下游翁牛特旗海日蘇、溫都查干及大興灌區的灌溉條件,保障下游灌溉面積2030年可達到63.4萬畝,滿足了赤峰市商品糧基地建設的迫切需要。

      自治區水利廳總工程師路二文: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出以來,更多的發展目標都和水利關系密切。尤其是自治區建設生態文明風景線的目標,更不能忽視水利的保障功能。

      清潔能源、煤化工、綠色農畜產品等產業的發展無一不依賴水利。12個重大水利項目,圍繞解決缺水地區水源問題和重點缺水項目的水量指標配置,通過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使區域經濟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得以緩解,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主要城市水生態環境將得到很好改善。

      文得根水庫及至烏蘭浩特輸水段工程及后續爭取早日建設的烏蘭浩特至通遼段輸水工程,嫩江干流治理工程等,對于有效緩解地區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狀況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水務局副局長、總工程師郭永全:嫩江流域夏秋季雨量集中,經常發生洪澇災害,造成沿江地區較大的損失。實施嫩江干流治理工程,可以保障嫩江流域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對沿河工業、農業、縣域經濟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水資源短缺日益加劇,成為許多地方發展的瓶頸制約。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經濟建設就會受到影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失去了重要依托。莫旗現有耕地800萬畝,但是,有效灌溉面積不足20%,因此,加大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力度,擴大灌溉面積,十分必要。這也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短評:列出清單 防止推諉

      內蒙古12個水利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今明年和“十三五”172項重大水利工程規劃中,這是歷史的重擔,也是難得的機遇。加快推進這些項目的落地和實施,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地各部門要列出具體的任務清單,防止推諉扯皮影響和拖延項目落地。

      實施這么多的大型水利項目,需要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來推進落實。細看這些項目,點多面廣,有的一個項目就牽涉到多個盟市,甚至還與外省市有關系,單靠一個地方的力量去推進,結果很難想象。另外,這些項目不僅投資大、規模大,而且功能、功效又都是高標準,單靠一個部門的技術支撐,也是很難的。但是,面對下功夫爭取來的項目,面對長期以來的水制約瓶頸問題,必須將這些項目“拿”下,不僅要讓它們盡快落地,還要讓它們盡早造福人民。

      項目已進“籠子”,現在關鍵是推進這些項目盡快落地結果。我們知道,項目落地前、落地中、落地后,涉及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許多“卡脖子”問題,而推諉扯皮、擊鼓傳花、打太極,都是消極對待項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與推進項目批復一樣,各地各部門要制定推進項目落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把任務進一步細化,把措施進一步實化,每項工作都有具體的抓手,每項措施都有可操作的方案。這就需要嚴格責任考核,強化責任追究,做到以責任制促落實、以責任制保推進,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負責任的項目推進局面。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