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麗風景線】“增效提質”熱流滋潤巴彥淖爾


    時間:2014-06-16





    麥穗青青豐收在望,設施農業果蔬競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工業項目建設正酣……夏日的巴彥淖爾大地生機勃發,美景如畫,處處涌動著發展熱潮。

      今年以來,巴彥淖爾市以綠色發展為主攻方向,以投資和項目為主要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做好“水、綠、文化”三篇文章,不斷壯大經濟實力,現代農牧業、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產業布局正在加速形成,引領著地區經濟“輕盈”轉型。

      傳統農業全面“提檔升級”

      每天早上,一輛輛標有“巴美蔬菜”字樣的廂式貨車穿梭在臨河城的大街小巷,將當天采摘的黃瓜、西紅柿、豆角等新鮮蔬菜第一時間運送到遍布城區的50多家蔬菜直銷店。

      在蔬菜來源地之一的八一鄉聯豐村,村黨總支書記聶昌慧指著一棟棟厚墻體溫室笑著說:“菜園子直通‘菜籃子’,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既讓市民吃上新鮮的地產蔬菜,也讓菜農從中受益。如今,村溫室大棚已由前幾年的40多棟迅速增加到400多棟,每棟溫室年收入都在6萬元以上。”

      如今,該市以爭當自治區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排頭兵為目標,抓龍頭、建基地、打品牌、強服務,主攻規模化養殖業和設施農業,頻頻打出發展現代農業的“組合拳”,推動傳統農牧業“提檔升級”。

      2013年,該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突破千萬畝,糧食總產超60億斤。設施農業面積增加到15.9萬畝,建成了浩彤、中泰、民隆、康爾徠、八里橋等一大批高標準設施農業示范園區。累計建成富川、草原宏寶、巴美、力農、青青草原等標準化規模養殖場4005個,牧業年度羊飼養量達到1897萬只,出欄1005萬只,出欄量位居全區第一。

      今年,該市繼續整合社會資金、開發項目和技術力量,引導有實力的農牧企業和農牧民種養殖大戶,按照集中連片的原則,推動設施農業和規模化養殖業發展。

      目前,投資3億元的羊畜產品交易中心建成運行,已落實設施農業建設面積3.1萬畝,開工建設規模養殖場307個,建成糧油、乳肉、絨紡、葵花、番茄等產業化基地775萬畝,284個農產品獲得“三品”認證,巴美肉羊、河套番茄和河套向日葵3個特色產品還獲得國家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登記保護。

      工業“短板”不斷加長補齊

      走進位于烏拉特后旗青山工業園區的內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產品多晶硅產銷兩旺,新上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配套項目工地上一派繁忙。

      該公司副總經理傅升鋒介紹,盾安光伏上游硅料生產線和下游光伏電站已投產運營。在建的24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配套項目將逐步介入薄膜太陽能、單晶、切片、電池、組件等中下游產業。DDT技改工程是該項目的首要環節,預計10月份開始調試生產,項目建成后將使多晶硅年產能由現在的5000噸增至1萬噸。

      該市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全力開展招商引資,通過項目建設補齊工業“短板”,為傾力打造的新型煤化工、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有色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清潔能源生產和境外資源深加工“五個基地”輸送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今年,該市計劃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170項,計劃完成投資309億元。1至4月,開復工103項,開工率60.6%,完成投資64.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6.6億元,增長10.2%,投資額和增速均居全區第5位。

      城鄉建設植入水、綠、文化“基因”

      夜幕降臨,登上臨河區新建的金川大橋極目遠眺,只見橋兩側黃河濕地生態公園塞上明珠廣場、黃河廣場上造型各異的彩燈、激光燈璨如星辰,將奔涌的二黃河映襯得流光溢彩。河面上幾艘游船踏波而行,游人們悠閑地端坐船頭品茶論道,側耳聆聽廣場上傳來的悠揚音樂聲……

      唯美的黃河濕地景觀與城市建筑、園林風光融為一體,儼然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江南水鄉風景畫。

      該市按照“拓展中心城區、打造特色縣城、構筑中心集鎮、建設美麗新村”的思路,在城鄉建設中巧妙地植入水、綠、文化“基因”,3年完成城建投資623.9億元,城鎮化率達到51%,“一城三區一組團”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17平方公里的臨河西區已經建成,朔方區形成了工業、進出口貿易、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親水臨水、生態休閑的雙河新區開始起步,陜壩鎮與臨河主城區組團式發展。6個縣城建成一批園林水系、文化體育、休閑旅游等項目,蒙元文化和河套文化特色進一步彰顯。

      該市還以農村牧區危房改造為抓手,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3年完成村鎮建設投資91億元,建設了烏中旗甘其毛都、烏前旗白彥花、五原縣塔爾湖鎮等一批中心集鎮,打造了臨河九莊、杭錦后旗南園、五原縣紅賽等101個新農村新牧區示范村,完成農村牧區危舊房改造4萬戶,鎮容村貌大為改觀。

      該市今年重點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將投入26.1億元,集中建設219個重點嘎查村。目前,危房改造、通村道路等項目開始實施。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