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輸出插上電子商務翅膀


    時間:2014-06-09





    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出,要把內蒙古建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在輸出基地上做文章,就要在新形勢下轉變我區農牧業的發展方式、提高農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副廳長翟琇曾經表示,要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的目標,就必須加大對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扶持力度,擴大銷售區域。隨著電子商務在內蒙古的提速發展,我區綠色農畜產品“買全國、賣全國”的設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特色產品上網闖市場


     益善園的亞麻籽產品通過互聯網拓寬銷路

      5月28日,在北京一家通信公司上班的杜鵑收到了從呼和浩特寄來的亞麻籽粉,打開包裝袋,亞麻籽粉金黃的色澤讓人眼前一亮,清香撲鼻而來。“我26日下午剛從天貓上下單,沒想到這么快就送到了,東西很新鮮,距生產日期才3天。”杜鵑告訴記者。

      同一天,亞麻籽粉的生產方——位于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南區的內蒙古益善園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辦公區內,守在電腦前的總經理劉洪舉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網店剛開業不久,公司生產的福來康泰牌黃金亞麻籽粉就在天貓網實現了單月成交1090筆的銷售成績,這讓他為公司產品營銷找到了新出路。

      所謂亞麻,就是內蒙古中部常見的油料作物——胡麻。研究證明,亞麻籽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其中的亞麻酸,長期食用有降脂降壓健腦益智等功效。

      2005年,因為公司效益不佳,44歲的劉洪舉從一家采用高溫煉制方法提取亞麻籽油的企業下崗,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下崗了。下崗前,機械專業出身、愛琢磨事兒的劉洪舉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進亞麻籽油的生產工藝。下崗后,劉洪舉開始潛心研究起用低溫冷榨工藝生產亞麻籽油,白手起家,自主創業。

      “我認為食品的最高標準,既不是歐洲的,也不是美國的,而是天然的,是全部生產過程都采用低溫和物理方法生產,完整保留天然營養成分并且無污染的合格產品。”劉洪舉告訴記者,正是秉承這樣的理念,劉洪舉經過獨立研究,首創低溫冷榨技術生產亞麻籽油,在國內率先實現亞麻籽油低溫冷榨生產。對亞麻籽綜合開發而言,這一技術不僅可以保護亞麻籽中的各種營養成分,而且也保護了原料中寶貴的亞麻膠和亞麻蛋白成分,避免了亞麻蛋白因高溫而變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2008年,由于產品質量好,一家國內知名保健品企業找到劉洪舉合作。從此,益善園公司開始為這家企業生產冷榨亞麻籽油。2011年,益善園公司實現年加工亞麻籽3000噸,生產出的冷榨亞麻油銷遍全國。隨著企業發展,面對的市場大了,挑戰也更大了,益善園公司不得不面對進口亞麻籽油對市場的沖擊。

      “現在,進口亞麻籽油正以其低廉的價格沖擊國內市場,本地農民種植亞麻收益很少,亞麻在我區的種植面積正在縮小。因為本土亞麻籽特有的清香口感,我們堅持使用本土亞麻籽煉制亞麻籽油,在烏蘭察布市興和縣賽烏素鎮建設了一個面積達14011畝的綠色亞麻種植基地,以較高的收購價帶動當地農民種植亞麻。然而,由于市場上存在不少低質低價的產品,質優價高的亞麻籽油很難站穩腳跟。”劉洪舉告訴記者。

      走進內蒙古益善園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藍頂白墻的廠房整齊地排列著,機器的轟鳴聲不斷,包裝精美的亞麻籽油、亞麻籽粉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不斷地生產出來。劉洪舉表示,在生產和經銷過程中他一直在思考“8337”發展思路中“把內蒙古建設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內容。

      “過去,我們一直在生產、加工方面做文章,輸出是弱項,而現在建設全國性的營銷渠道和營銷團隊,投入成本又承擔不起,對于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通過電子商務的辦法,將產品從原產地直接輸出,已成為建設自主品牌的重要途徑。”劉洪舉說。目前,他們公司已經開始在天貓網銷售“福來康泰”牌亞麻籽系列產品,內蒙古的亞麻籽制品,正通過電子商務走向全國市場。

    農畜產品

      是網店最大依托

      劉洪舉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方面的嘗試并非個例。阿里研究院數據表明,2012年,內蒙古在阿里平臺上賣出商品總價值18億元,其中農產品約占35%,達到6.3億元,如果再加上畜產品,這一比例將更高。

      早在2011年,烏蘭察布市農民李繼文就曾經通過微博“含淚請全國人民幫忙”買馬鈴薯,最終成功賣掉了積壓的700噸馬鈴薯,這讓內蒙古薯農第一次見識到了電子商務的強大。

      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長大的農村娃任雪梅,大學畢業后,放棄了國企的穩定工作,早在2006年就開起了網店。如今,她的“凱米爾酷”牌羊絨圍巾,在天貓羊絨圍巾品類中銷量穩居前三,僅去年“雙11”一天就賣出300多萬元的產品,她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的輸出。任雪梅認為,電子商務是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的重要輸出路徑,而綠色農畜產品,同時也是在內蒙古開網店的最大依托。

      眼下,全國各地的農產品正在與電子商務平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淘寶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2年,阿里平臺上共完成農產品交易額約200億元。當前,農產品電子商務正呈現出經營模式越來越多樣化,線上線下融合加快等趨勢。

      然而,數據同時顯示,內蒙古電子商務呈現出總量小、規模小的欠發展態勢。截至去年年初,內蒙古在阿里平臺的賣家為32830人,84%的賣家交易規模在1000元以下,而浙江省義烏市一個城市電商就有9萬多家。

      這樣的欠發展態勢,在許多具有商業眼光的商家看來,反而蘊含著無限潛力和商機,在過去的很多年里,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家投身于本土電子商務。在去年10月召開的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上,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專家張瑞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內蒙古農畜產品在電商領域具備非常大的潛力。

      物流配送面臨瓶頸


      益善園的生產車間內,一位員工正在工作

      在阿里平臺,內蒙古被定義為邊疆偏遠地區一直被網友詬病,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定義,還意味著更高的物流費用,對此,內蒙古的賣家體會更為深刻。

      在呼和浩特市開網店多年,主營牛肉干、奶制品的劉曉娟就表示:“北京是全國的物流中樞,呼和浩特市開車到北京只需要五六個小時,離物流中樞這么近,我區怎么就成了偏遠地區?就因為這一項,我們就要多支付5~8元的物流費用,如果顧客不滿意,寄回來也需要多花錢。開網店本來就本小利薄、以量取勝,現在的物流費用標準會成為制約我們發展的瓶頸。”

      而宜齊商城的董事長付長青,最頭疼的則是人才瓶頸,他曾向記者抱怨說:“可能你想不到,我們網站的設計團隊在北京,因為在本地根本找不到這方面的人才。”作為內蒙古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的副會長,付長青對內蒙古的電商發展環境有更高的期待。

      今年3月11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與淘寶網牽頭成立,內蒙古盛路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的淘寶·特色中國內蒙古館正式上線運營,主營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這是全國第九個省級館,得到了內蒙古各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淘寶·特色中國內蒙古館入住商家千余家,帶來總計600余類萬余種商品,通過這個渠道,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蒙盛肉業的羊肉產品,進入哈爾濱市家樂福的7家賣場。

      淘寶·特色中國內蒙古館館長賈宇峰告訴記者:“供銷信息不對稱、流通鏈條長、產品單一附加值低、生鮮果蔬運輸腐損率高是當前我區綠色農畜產品輸出面臨的主要問題。”

      賈宇峰分析,目前,全區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農產品供銷交易平臺,面臨“買方找不到賣方,賣方找不到買方”的尷尬局面,在國內大型批發集散地,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哪個是、怎么買”都成了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農畜產品都是以“經紀人-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零售商”的模式到達消費者手中,這樣“開放式”的流通過程,節點多,監管難,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也難以追溯。“我們去年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看到了自稱蘇尼特羊肉的產品,售價21元1斤,而當年蘇尼特羊的產地價格是26元1斤,從價格上就能看出羊肉有問題,但消費者卻很容易受到蒙蔽。”賈宇峰說。

      賈宇峰認為,從我區綠色農畜產品企業的整體情況來看,傳統企業生產線、產品品類、產品形態單一,有的廠家只有一款產品。產業結構和生產企業分散,同行業產品品牌多,生產規模小,企業各自為戰,造成品牌化程度低,加之產品的加工率不高,處在原始加工狀態,使得企業和產品本身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此外,我區米面糧油類商品,具有一定的品質優勢,但在單個產品物流配送上要付出相對高的成本。而果蔬、生鮮類產品運輸腐損率高,冷鏈物流不成熟仍是輸出的一大瓶頸。

      賈宇峰說:“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輸出,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問題,僅僅依靠電子商務打開銷路是不夠的,需要有更加合理的規劃。”

      構建大倉儲

      大物流格局

      作為淘寶·特色中國內蒙古館的承辦商,在內蒙古盛路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廉默的心里,藏著一個更加宏大的計劃:“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形成所有綠色農畜產品原產地直供,大倉儲、大物流格局,將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線上批銷,線下直供商超、便利店。這個體系的核心是將信息、倉儲、物流統一集中為一體,打造一個規模龐大的系統。”

      廉默認為,首先要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可以有效解決供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次,建立產品全程溯源體系,形成種植、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的流通“閉環”,這樣才能對每個節點進行監控和追溯,同時建立產品品控標準,對同一類產品進行統一標準檢測,從而打造行業標準;第三,建立渠道銷售體系,面向全國對主流的線上電商平臺及線下流通渠道進行整合,統一管理,同時選擇我區優勢產品進行多類目組合形成內蒙古綠色產品包,統一輸出,一來可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二來可以稀釋渠道拓展成本;最后,建立一站式的綜合倉儲物流服務體系,在全國物流節點上建立冷庫、分倉,通過干線物流 同城宅配的方式,降低商品物流成本,解決生鮮冷鏈配送時效問題。“解決好這4個方面的問題,融合線上線下資源,是解決輸出問題的最好方式。”廉默告訴記者。

      按照廉默的規劃,“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原產地直供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平臺服務體系、溯源品控體系、渠道銷售體系和倉儲物流體系。目前,原產地直供網上平臺的搭建、測試、裝修、上線已經完成,已有首批產品入駐。產品溯源體系、產品品控標準正在進一步完善,產品檢測中心正在建設中。倉儲物流服務體系方面,已在呼和浩特市和北京市建立常溫庫,呼和浩特市和南京市的冷庫正在建設當中,為了實現一站式綜合倉儲物流服務,內蒙古盛路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與EMS達成合作,通過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商品倉儲庫,以及在呼和浩特、南京建立生鮮冷藏庫,進行全國物流網絡布局,形成“一點集散”干線物流 同城宅配的運輸體系,另外為供應商和分銷商提供包裝物料、打單、分揀配貨、打包等增值服務,進而形成網絡化、全套化、標準化的一站式綜合倉儲物流服務體系。

      通過電子商務的解決方案,我區綠色農畜產品輸出信息化、大倉儲、大物流的格局正在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目標正在加速變為現實。

    來源: 北方新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