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重點水利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2號機組正式發電,標志著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防凌汛調度、水力發電兩大主要功能全部實現。內蒙古大唐國際海勃灣水利樞紐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自2010年4月26日開工建設以來,相繼完成了土石壩段、泄洪閘段和電站壩段主體工程施工,于2011年3月23日完成主河床截流,2013年5月29日實現二期導截流,2013年8月28日樞紐工程下閘蓄水驗收。
首臺機組正式發電是該工程的又一重大節點。
為了實現發電目標,大唐公司成立了送出工程、涉網工作、上網電價等專項攻關小組,集中力量解決工程難點。今年4月,機組進入有水調試階段,相繼完成了各項調試項目。5月19日,送出線路全部完工后完成了全部數據對點工作,20日實現電網反送電成功。
5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副廠房中控室,工作人員正在緊張進行著1號機組72小時試運行的最后準備階段。隨著1號機組帶負荷試驗、甩負荷試驗、機組事故停機試驗的順利完成,14點58分,1號機組正式進入72小時試運行階段,每小時發電6.79兆瓦。2號機組正式發電且運行穩定,發電量達9.43兆瓦每小時。3號機組調試完畢,將于近日開始72小時試運行。4號機組在轉輪室設備到位后,即可安裝調試。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作為黃河內蒙古段惟一一座調節控制性工程,2010年開工建設,今年進入收尾階段。工程的建成使黃河內蒙古段的防凌調度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工程系統,再配合上游水庫防凌調度,適時調控凌汛期流量,利用汛限水位至正常蓄水位之間的庫容攔蓄洪水緊急滯洪,減輕下游河段洪水壓力。樞紐電站還可充分利用水能發電,向蒙西電網提供年均3.82億度的清潔能源。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建成后,在正常蓄水位條件下,可形成118平方公里的水面,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周邊自然生態的修復功能。
來源: 烏海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