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 “北京300家污染企業提前離京,將轉移至河北、天津、內蒙古”的報道引起廣大網民關注和討論,不少網友表示擔憂。為此,記者向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等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各部門表示,報道中提到的企業目前并未與內蒙古進行產業轉移對接;任何企業想要進入內蒙古都要經過各級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局等多家部門根據國家產業政策進行的嚴格審批。
記者從自治區經信委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和拒絕承接落后生產能力原則。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積極承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項目;承接轉移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防止引進高污染、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
自治區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意見》,全區不再審批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新改擴建項目必須等量或減量置換。臨近京津冀地區的興和縣、商都縣、多倫縣和寧城縣不再審批煉焦、電石、鐵合金等新增產能項目。
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每個進入內蒙古的企業有著嚴格的環境準入要求。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對于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清潔生產要求、污染防治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地區環境質量下降、與規劃存在沖突、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堅決不予準入。
據了解,近年來內蒙古鼓勵承接高新技術產業、非資源型產業和為優勢特色產業延伸配套加工的產業,實現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內蒙古產業升級同步。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