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絨量高、羊絨細度差的遼寧絨山羊


    時間:2014-05-09





    “這可是我們家的‘活財神’!”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牧民王永霞,接下兩只通過胚胎移植改良后的純種阿爾巴斯小羔羊后興奮不已。現在她家已經發展成擁有400多阿爾巴斯絨山羊的養殖大戶。

    經過改良后的阿爾巴斯絨山羊,產羔能力增大,經常會產下雙胞胎。此外,只要生長在當地政府確定的保護區內的羊,絨價也大大提升,達到企業認定標準的羊絨每公斤都會比市場價多出50元。農牧業部門還對在保護區內給絨山羊開展人工授精的養殖戶予以補貼,凡是羊絨品質合格的每只種公羊250元、母羊100元。

      阿爾巴斯絨山羊是世界一流的肉絨兼優型珍稀品種,2001年被列入國家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一級保護品種之中。其絨輕如云、白如雪、細如絲,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纖維寶石”、“軟黃金”。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是這一“纖維寶石”的主產區,著名的“鄂爾多斯”羊絨制品就是以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絨為主要原料制成。

      然而,就在七八年前,阿爾巴斯絨山羊幾乎面臨滅頂之災。許多地區在絨山羊改良過程中大量引進產絨量高、羊絨細度差的遼寧絨山羊,致使鄂托克旗等地所產山羊絨的纖維明顯變粗。純正的阿爾巴斯絨山羊品系遭到毀滅性破壞,阿爾巴斯絨山羊的口碑越來越差,養殖戶的利益也明顯受損。

      為了保護阿爾巴斯絨山羊這一地方優良品種,當地從2008年開始,建立了內蒙古白絨山羊保護區,對配種站及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與羊絨收購企業協作對優質羊絨戶進行補貼和獎勵。

      同時,通過建立健全品系繁育體系等措施,不斷推進阿爾巴斯絨山羊的保護和發展工作。據鄂托克旗家畜改良站站長烏仁圖娜勒介紹,當地利用國內外現有的遺傳繁殖技術和管理成果,保存阿爾巴斯山羊的優秀基因,擴大阿爾巴斯絨山羊數量和群體規模,目前鄂托克旗阿爾巴斯絨山羊數量達到150萬只。

      前不久,肉質細、口感好、蛋白高的“鄂托克阿爾巴斯山羊肉”還被農業部核準登記為地理標志農產品。渾身是寶的阿爾巴斯絨山羊又成了牧民家“受寵”的香餑餑了。

    來源: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