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巴爾虎左旗雙擁造就出了“精品”社區


    時間:2014-04-24





      “軍為民來民愛軍,軍民魚水一家親……”90歲的退伍軍人朱彩成閑暇時最愿意哼唱這首歌。在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雙擁社區,無論是軍人、黨員,還是社區居民,幾乎人人都能隨口唱上幾句革命老歌。提起阿木古郎鎮雙擁社區,在當地小有名氣。不僅因為它繁榮富裕,3121名社區居民人均收入超萬元,更重要的是它以“雙擁”為特色,創建了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精品”社區。

      在轄管面積1.71平方公里的社區內,駐有2支軍警部隊、2所學校、42個行政企事業單位和211家個體工商戶,社區黨支部96名黨員分設在6個黨小組。2011年9月,雙擁社區黨支部與旗邊防大隊、武警中隊、邊防某團步兵二連簽訂了《警地、軍地聯創聯建協議書》,共同打造雙擁型社區。由社區黨支部、部隊、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戰士組成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雙擁工作定期匯報制度和雙擁工作座談會議制度,建起由社區牽頭、軍地聯動的雙擁工作責任機制。

      “把擁軍優屬和慰問工作落到實處,是我們應該擔負的責任!”黨支部書記德力格爾說。社區黨支部邀請中小學教師下連隊開設蒙古語培訓班,解決部隊官兵在邊境管理和日常生活中與牧民交流難的問題。組織黨員、青年志愿者與社區軍烈屬包戶結對,為優撫對象排憂解難。每逢節假日,社區黨支部都要去慰問老紅軍、軍烈屬和傷殘軍人,給他們送去溫暖和節日的祝福。“雙擁社區黨支部像親人一樣關心我們!”老戰士朱彩成逢人便說。

      社區黨支部整合社區資源,依托雙擁特色,建設學習型黨支部。2011年,該社區在全旗率先成立雙擁社區黨校,聘請黨校老師、致富能手和先進典型為黨員和社區居民講課,提高社區黨員和居民的綜合素質,兩年間培訓2000多人次。利用社區圖書閱覽室,開辟廉政圖書角,購進古今廉政文化叢書。組織轄區內烏蘭牧騎、中小學生、社區居民等與駐軍警部隊官兵開展軍民聯誼活動,將精神文明內容編入舞蹈、四胡、好來寶等傳統民族文藝節目中。在廉政文化進社區圖片展中,展示居民和部隊官兵征集的攝影和手工藝作品。一系列雙擁舉措,既豐富了部隊官兵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使廉政文化入耳、入心、入腦,也讓雙擁社區的軍民魚水情變得更加深厚。

      雙擁社區黨支部2013年還被評為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廉政文化進社區先進集體的稱號。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