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4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建設破題 煤制氣項目加速推進


    時間:2014-03-21





    內蒙古全力推動電力外送通道和煤制燃料項目建設,加大清潔能源輸出和資源轉化增值力度,努力提高對國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治理大氣污染的貢獻水平。截至目前,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正在起步,煤制天然氣加速推進。據自治區能源局有關人士介紹,2013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輸電通道實施方案》確定了12條電力外送通道,內蒙古有4條通道列入其中。

      這4條通道是:錫盟—山東特高壓交流、蒙西—北京—天津特高壓交流、上海廟—山東特高壓直流、錫盟—江蘇特高壓直流,預計送出能力共計3100萬千瓦,配套電力裝機4200萬千瓦。我區爭取今年開工建設錫盟—山東、蒙西—北京—天津外送電通道,爭取今年國家同意上海廟—山東、錫盟—江蘇外送電通道開展前期工作,2017年前建成輸電。

      與此同時,煤制天然氣項目加速推進。大唐克什克騰旗年產40億立方米煤制氣第一條生產線于2013年12月底通過克旗—北京管道向北京送氣,標志著我國第一個煤制氣項目正式開始運營,實現了零的突破。預計到2015年,該項目全面建成。

      據了解,自2013年以來,國家陸續同意了我區準格爾大路煤制氣、新蒙能源杭錦旗煤制氣、華星煤制氣和興安盟國電煤制氣共計28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和伊泰200萬噸煤制油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其中準格爾大路煤制氣和新蒙能源杭錦旗煤制氣重點向京津冀等地區供氣。目前各項目正在快速推進各項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據自治區能源局有關領導介紹,電力外送通道和煤制燃料項目建設,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區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我區作為資源型地區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將煤炭在資源地就地加工轉化,把清潔的電力和油氣產品輸送到消費地,替代消費地的燃煤,實現終端能源的清潔化,將對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燃煤引起的大氣污染、防治全國區域霧霾起到積極作用。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