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37”盟市亮點】沙漠綠了 腰包鼓了 郭新軍一門心思種梭梭


    時間:2014-02-11





      時逢春節,又是農閑,可在阿左旗吉蘭太鎮哈圖呼都格嘎查郭新軍家,卻一點看不出“閑”下來的意思。2月4日立春這一天,記者走進郭新軍家,看到庫房里擺滿了晾干的肉蓯蓉、鎖陽,他和妻子正忙著把肉蓯蓉、鎖陽裝盒運往市場。“春節是我們最忙的時候,這個時節肉蓯蓉、鎖陽銷路最為火爆。”剛與幾家超市談成生意,郭新軍高興得合不攏嘴。

      今年56歲的郭新軍種植梭梭已有14年。他告訴記者:“過去我們嘎查周圍有很多梭梭林,但由于農牧民燒柴做飯取暖,遏制沙漠遷移的野生梭梭林被破壞,加上干旱少雨,只要一刮風,就是塵起沙揚、天昏地暗。家鄉的這一變化對我觸動很大,我開始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2000年,郭新軍作出了一個令鄉親們納悶的舉動:把自家的300多只羊、70多峰駱駝全部賣掉,將近萬畝天然梭梭林全部用圍欄圍了起來,一門心思種起了梭梭。

      “剛開始,當地牧民和親戚朋友不理解,說我傻,‘在年平均降雨量不足50毫米的荒漠里,能干出什么名堂?這是把錢撒在沙子里。’面對旁人的各種評說,我還是‘固執己見’。”郭新軍說。

      治沙造林中,郭新軍始終把成活率放在首位。針對所在地區嚴重干旱的現狀,他重視挑選適宜本地區種植的耐旱、耐鹽堿的優良樹種。栽植中,他自制造林工具,不斷學習總結經驗,確保苗木的成活率。

      春天,三天兩場風,別說種樹,連人都無法出門。郭新軍就把買來的梭梭苗泡在水中,等到風勢減弱時抓緊一切時間栽種,常常累得喘不過氣來。夏天是梭梭苗補水的季節,但沙漠中的氣溫高達40℃以上,他頂著似火的驕陽給梭梭澆水。荒漠戈壁沒有灌溉渠系,新種植的上千畝梭梭林只能靠拉水澆灌。其它地方種梭梭只澆一次水,但郭新軍一年要給他的梭梭苗澆三次水。

      現在,他已在近萬畝天然梭梭林的基礎上,新栽植了1200多畝人工梭梭林,成活率在95%以上。在種植梭梭林的同時,郭新軍通過在梭梭下嫁接肉蓯蓉,實現了治沙又致富。“過去放牧,全家一年的純收入也就一兩萬。遇到大旱之年,不但沒有收入,還要倒貼草料。嫁接肉蓯蓉后,蓯蓉、蓯蓉籽、蓯蓉產品,每年能收入二三十萬元。”談起梭梭產業的好處,郭新軍總有說不完的話。

      目前,郭新軍家草場內的梭梭林被納入公益林補償范圍,郭新軍成了護林員,還被廣東中山大學藥研所選為蓯蓉定點供應戶。去年,郭新軍聯合5戶牧民辦起了達雅爾賽蓯蓉種植合作社。他個人出資5萬元,并拿出5公斤蓯蓉種子,帶動牧民種植梭梭、蓯蓉。”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