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家里就能放牧草場的牛羊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18





      手機放牧、遠程喂水、實時監控……如今,在烏拉特中旗巴音烏蘭蘇木烏蘭額日格嘎查翼搏樂現代牧業合作社,牧民們放牧再也不用騎著馬或摩托車追著牛羊到處跑了,坐在家中輕點手機,就能實現對牧場和畜群的智能識別、遠程監控管理。


      “安裝智能化設備以后,只要有網絡,通過手機,就能對飼養的牛羊情況輕松知曉。”牧民陶格濤夫家有5000多畝草場、200多只羊,2018年由他牽頭帶領周邊牧民成立了翼搏樂現代牧業合作社,通過5戶合作的方式,把羊群、牛群、馬群統一管理、統一經營,依托當地網絡覆蓋條件建設智慧牧場,在草場上安裝監控探頭,通過手機和電腦屏幕就可實時查看到自家草場、畜群的情況,人不在家時還能遠程操控為畜群飲水,過上了新時代智慧牧業道路。


      陶格濤夫介紹說:“智慧農牧合作社把幾戶人家的草場整合起來統一管理,同時也解放了生產力,專人管理牛羊,剩余勞動力還可以從事二三產業,制作奶食等產品,建起牧家游,通過多種經營增加收入,我們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烏拉特草原地廣人稀,牧戶之間最遠相距十幾公里。2016年以來,內蒙古移動與內蒙古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合作實施公共文化服務與新型智慧牧區建設項目,采取有線無線融合網的方式,確保95%以上的牧民實現網絡覆蓋,逐步補齊牧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后的短板。


      如今,廣袤的烏拉特草原有很多像陶格濤夫一樣的牧民都看上了電視,用上了手機,還享受到遠程醫療、網絡購物等服務,孤獨單調的牧區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牧民們無論在哪里,都能通過智能手機、電腦等多種終端登錄,來隨時監控畜群位置信息、牲畜生理信息,防止畜群進入他人草場或危險地區等。牧民們開始以新型股份合作的方式走到一起,實現了現代畜牧業與傳統草原游牧文化的有機結合。


      借助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烏拉特草原牧民過上智慧牧場新生活。巴音烏蘭蘇木烏蘭額日格嘎查牧民賽興嘎高興地說:“現在草場上安了監控設備,坐在家里就能看見草場的牛羊了,在哪兒都能看得見,比以前方便太多了。”(內蒙古日報融媒體記者韓繼旺烏拉特中旗融媒體中心米德格瑪)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