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點發力”激發非公經濟活力


    時間:2014-01-28





      非公經濟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活力和繁榮程度的重要標志。盟委委員、烏市委書記馬煥龍在市委十屆四次全委擴大會上指出,要緊緊圍繞“促改革、強流通、增活力”,堅定不移地推進非公經濟發展。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基礎和支撐,激發非公經濟活力。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改革的大幕已全面拉開。烏市要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統領,認真落實國家、自治區、興安盟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與貫徹落實“8337”發展思路、加快烏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機結合,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烏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方案,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真正讓百姓受益。

      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只有擴大對外開發,才能實現合作共贏。今年烏市將牢固樹立開放合作、借力發展的理念,全面擴大開放。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加強溝通,積極盯跑,全力向上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完善機制,創新方式,切實增強招商引資實效。加強協調推進和跟蹤服務,加快鄂爾多斯對口支援項目建設。要充分發揮資源、環境、土地、區位等方面的優勢,著力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項目,帶動中小項目集聚集群,實現借智借力發展。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更好地釋放非公經濟活力。烏市圍繞打造蒙東地區區域性物流中心,進一步完善物流園區基礎設施,推進中津汽配城等項目建設,提升園區服務功能;依托烏蘭浩特機場,啟動空港物流園區建設,逐步打造機場經濟圈。

      推進歐蓓莎城市生活中心、歐亞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打造高檔次、高水平的商業中心;積極推動泰華農產品批發市場盡快正式運營,加快推進絨毛、農資、汽配、鋼材建材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等市場建設,完成農貿市場建設;實施成吉思汗廟景區擴建項目,規劃建設葛根廟旅游景區;加快推進三合朝鮮族特色村寨、胡力斯臺美麗鄉村、啤酒廣場、王爺廟一條街等項目建設;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積極鼓勵發展電子商務、中介及社區服務、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

    來源: 興安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