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繼續堅持“生態立市、旅游興市、口岸強市”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堅定了將生態旅游業和口岸物流業作為地區主導產業的發展理念。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去年,編制完成《阿爾山旅游總體規劃》,累計投入3000萬元,統籌完善主要景區建設,景區內外環道路全線貫通。
被國家確定為旅游扶貧試驗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和中國溫泉之鄉。赴蒙古國3條邊境旅游線路獲得國家批復。成功舉辦了中俄蒙國際攝影節、阿爾山杜鵑節等特色節慶活動。預計全年旅游接待130萬人次,同比增長20%;實現旅游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15%;直接間接從事旅游業人員達36355人。
堅持借勢借力,促進融合,在擴大開放上取得新進展。阿爾山既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規劃的中國阿爾山·蒙古國喬巴山鐵路的中樞,又是第四條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阿爾山口岸,也是中蒙邊境繼滿洲里、二連浩特之后的第三大陸路口岸。去年,阿爾山口岸開放取得突破,于2013年7月15日至10月1日期間實現正式開放。在此基礎上,與蒙古國松根海爾汗區締結了友好城市關系。
堅持惠民優先,民生為重,在構建和諧社會上取得新進展。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2013年,市財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投入達到6.06億元,占財政支出的53.6%。其中,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標準化中小學寄宿制學校交付使用,醫療園區投入使用,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29萬平方米。扶貧開發工作深入開展,累計到位幫扶資金5.85億元,實現1680名貧困人口脫貧;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城鎮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低保覆蓋率達18%。城鎮居民醫療報銷最高比例達到85%,報銷限額提高到8萬元。
來源: 興安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