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學術成果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布。研究成果顯示,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已成為探索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問題極為關鍵的區域,研究人員在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草原地區找到蒙古族起源和早期發展相關的考古遺存。
據專家介紹,關于蒙古族起源有多種學說和傳說,至今在學界尚無準確定論。元朝歷代帝陵的地理方位與規格建制問題也是舉世矚目的千古謎題。
計劃共10卷的《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首發鄂倫春自治旗卷和陳巴爾虎旗卷,《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研究》學術論文第一、二輯同時出版發行。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研究員說,《呼倫貝爾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從文化遺產的角度揭示包括蒙古族在內的森林草原民族的生產、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既為蒙古族源學術研究奠定基礎,也將豐富和深化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理論認識。
來源: 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