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夢”是我們口口相傳最熱的詞。這個詞,讓我們在充滿信心的同時,也對未來有了更加美好的期盼。“科學發展、富民強市”,這是我市200萬群眾的共同夢想。
一年來,我市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努力克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抓項目、調結構、惠民生、穩增長,全市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其中,園區建設、縣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民生財政等得到高度重視,大力發展。這些詞匯也成為2013年備受關注的經濟熱詞,折射出我市一年以來的經濟發展成果。
熱詞一:落實“8337”發展思路
自治區黨委提出“8337”發展思路后,我市從實際出發,對全市的發展定位、發展路徑、發展重點進行了再思考、再審視、再把握,提出要走好資源轉換、城鄉統籌、改革開放、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五條路子”,重點建成“三大基地”、培育八個產值超千億元產業,打造18個超百億園區,建設綠色、低碳、智慧、幸福鄂爾多斯。真正讓“8337”發展思路在鄂爾多斯破土發芽,開花結果,把科學發展的道路走得更加寬廣。
熱詞二:穩中求進
這一年,我市經濟工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努力推進“四穩六進”,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保障財政平穩運行,科學理性推進城市建設,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民生改善、縣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熱詞三:轉型發展
這一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市依然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其原因就在于轉型發展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升級版”。
以汽車工業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迅速崛起;煤產業快速升級、煤化工循環經濟漸次成型;神華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間接液化、中煤大化肥、中天合創甲醇轉烯烴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循環經濟項目實施,讓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構建起了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煤電鋁一體化循環經濟鏈、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園區、方興未艾的現代服務業……這些都在我市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留下了穩健的腳步。截至11月份,我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66.6億元,增長15.9%。特別是工業投資大幅增長,完成2091.9億元,增長36%。
熱詞四:項目建設
這一年,我市項目建設捷報頻傳,精彩頻現,呈現出“百舸爭流”的良好態勢。發展過程中,我市從思想上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重點工業項目和扶持企業發展作為保投資、促增長的重要抓手,不折不扣推動項目建設。拿億元以上項目建設情況來看,數據顯示:1-11月,我市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速平穩,已開復工投資項目315項,完成投資2324.4億元,同比增長23.5%,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到78.4%。
熱詞五:園區建設
作為我市產業轉型主陣地、經濟發展增長極——園區經濟建設,無疑也是今年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走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就像走進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建設大工地,未來的高新區,將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轉型主戰場、創新主陣地和人才大硅谷。在圣圓煤化工基地,以煤基多聯產、煤基精細化工、煤基碳素材料為主導,該基地不斷將優勢轉化為動力,項目建設已駛入快車道……此外,達拉特經濟開發區、準格爾經濟開發區、蘇里格經濟開發區等坐落于各旗區的18個重點園區正你追我趕上項目、抓招商。
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全市18個重點工業園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45.0億元,同比增長17.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8.3%,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1.3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基地、圣圓煤化工基地、獨貴塔拉工業園區、新能源產業示范區等園區呈現倍增態勢。18個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77.5億元,同比增長15.9%;實現財政收入67.1億元,同比增長3.6%。
熱詞六:縣域經濟
2013年,我市大力推進旗區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著力轉變縣域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競爭力,縣域經濟正在奏響經濟發展新輝煌的主題曲。
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縣域完成生產總值2168.6億元,占地區經濟總量的77%,同比增長10.8%,較全市經濟增速高出0.7個百分點。我們的階段性目標是,力爭到2017年我市所有旗區進入中國縣域經濟100強。
熱詞七:非公有制經濟
工業是強市產業,非公有制經濟是富民經濟。
今年以來,在有力的政策和體制環境下,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呈現出:擴大總量與提升層次并舉,培養骨干企業與全民創業并重,富而思進與致富思源共進的發展態勢,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空間得到拓寬,市場份額不斷增大,正在逐步成為引領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主力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已達到14.7萬戶,其中企業2.55萬戶,較去年增加350戶。自治區10強民營企業我市占8席,全市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民營企業達到15家。
熱詞八:民生財政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這一年,我市在財政收支困難,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將財力集中投向民生領域,保障民生支出,“民生經濟”發展成果顯著。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民生投入246.3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1.7%。民生的大力投入,體現在老百姓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文化、住房等方方面面。
熱詞九:穩控物價
我市多措并舉,穩控物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以來,在進一步加強價格、收費管理的同時,落實收費標準取消和調整工作,認真開展市場價格監測、監審和認定工作,將市級公租房租金標準暫定為每月4.5元/平方米;根據國家、自治區有關文件精神,取消了涉及我市的行政事業性收費20項,免征7項,降低3項;同時市場上食品類、餐飲住宿類等價格均稱下降趨勢,使百姓受益。
熱詞十:厲行節儉
這一年,我市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四保兩壓”原則,優先保運轉、保民生、保化債、保重點續建項目,進一步壓縮“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三公”經費在上年的基礎上壓減了20%以上,常規性支出壓減了50%以上,將財力集中投向民生領域,保障民生支出,堅決杜絕大手大腳、鋪張浪費。
來源: 鄂爾多斯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