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建區22年的稀土高新區將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國家級高新區如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找準優勢、調整定位、創新發展?成為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近期,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中和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稀土高新區的發展提出新要求。
他指出:在新形勢下高新區要體現“高”和“新”的要求,大力發展稀土精深加工、鋁鋼裝備、機電制造等業態,提高科技含量,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要充分體現“特”和“快”的要求,作為內蒙古唯一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自身要更有特點、更有特色。在此基礎上,對高新區的要求就是“快”,要爭先進位,向國內一流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看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包鋼在稀土高新區調研時,也強調要進一步豐富完善市委提出的“新形勢下高新區要充分體現高、新、特、快”發展思路,好中求快,全面抓好貫徹落實。
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已經制定了全新的發展目標和實施戰略,努力打造高新產業聚集、科技創新活躍的全國一流創新型特色高新區。
高水平、新技術
體現“高、新”二字
在發展定位上,高新區將“高、新”確定為“園區定位高、科技含量高、產業層次高,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產業”,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人才創業引領發展優勢。
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堅持高標準、高起點。下一步,將加快中科院稀土研究所的落地建設,爭取中科院工業自動化所、中科院技術轉移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轉化中心落戶高新區,促進最新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幫助現有企業尋求技術上的突破,打造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技術引擎;從機制上暢通高新技術企業來源渠道,除高新區自身孵化外,還將與中關村、清華大學以及上海、西安創業中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為高新區提供孵化畢業的優秀企業;高新區將租用現有的閑置廠房,免費提供給入區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降低成本,緩解資金壓力;引進風投公司,給予資金扶持,起步階段稅收減免。通過高效便捷的服務,形成政策洼地效應,促進新引進和孵化成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到2017年,形成3-5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在人才創業引領發展方面,出臺《稀土高新區“草原硅谷”人才特區核心示范區“精英計劃”實施意見》,把有創新成果、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人才集聚到高新區,形成高端人才和創新要素集聚效應。
積極搭建各類高端人才集聚和交流合作平臺,有針對性地從國內外引進人才和智力;鼓勵科技人員通過項目承包、兼職、擔任技術顧問、技術入股等形式,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重點推動與北京理工大學、人民大學、香港科技園、深圳高新區等高校園區和先進地區在科技項目、人才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每年舉辦自治區創業大賽,鼓勵吸引全國重點高校大學生來包創業,選定優秀項目落戶高新區。到2017年,力爭海外博士達到140人,國家“千人計劃”人才達到10人。
特色產業、特殊機制
體現一個“特”字
“包頭轉型升級發展必須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科技創新怎么做?一定要抓住地方特色,抓住稀土這個優勢。”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近日考察高新區稀土產業時強調,轉型發展要走科技創新之路,一定要抓住地方特色,大力發展稀土產業。
下一步,高新區將把稀土新材料及應用作為主抓手,堅持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集群化發展道路,形成獨特的、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的產業特色。同時發揮特殊的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增強高新區的發展動力。
在打造國家級的稀土新材料和應用產業集群方面,將與包鋼集團合作,依靠稀土資源,縱向延伸、橫向拉長稀土產業鏈。認真落實市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稀土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入研究完善扶持政策,保證原料的集中優先優惠供應,扶持產業鏈延伸發展,形成永磁材料企業集聚發展的洼地效應;加快實施拓力拓磁表面處理項目和朗特稀土催化劑項目,重點推動寧波韻升新建6000噸釹鐵硼項目,盡快實現稀土原料的就地轉化;全力引進稀土電動自行車、LED照明、稀土催化產品等節能環保項目,引導國內外稀土產業鏈高端環節向高新區轉移;加快稀土儲備中心、稀土產品交易所、稀土新材料科技中試平臺建設,繼續辦好稀土論壇,為產業集群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力爭到2017年稀土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以上。
在發揮特殊體制機制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方面,高新區將繼續大膽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實施扁平化管理,做到發展上放手、政策上放開、機制上放活,著力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爭取“擴權強縣”試點政策的落實,力爭更多的簡政放權政策下放到高新區,建立適應又好又快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大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促進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探索成立稀土產業發展、科技創業等幾大公司,加強企業化運作,實現政府與市場有效對接。
帶動發展、率先發展
體現“好中求快”
作為國家級的高新區,稀土高新區將發揮好“帶動發展、率先發展”的責任,在包頭市乃至自治區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上要高出一籌,在全國高新區的綜合排名上要爭先進位。
在帶動發展上,將始終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產業、大產業支撐大發展”的思路,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支撐地區持續發展、提升地區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源頭活水,狠抓項目的引進和實施,每年至少規劃建設15個以上投資10億元以上大項目,著力引進世界500強、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央企集團和國內知名企業。加強與固陽工業園區的共建合作,發揮引領帶動輻射作用。
在率先發展上,要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在三個時間節點上實現率先發展。到2015年,在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上升到中上游水平;到2017年,在自治區范圍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取進入國家級高新區綜合實力排名前30名;到2020年,建成全國一流創新型特色高新區。
來源: 包頭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