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不斷深入貫徹落實,科左中旗“牲畜存欄超過270萬頭只口、糧食年生產能力超過25億公斤”的資源和產業優勢逐漸顯現。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的規模化、科技化、產業化發展,讓農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嘗到了甜頭,培塑“蒙產品”品牌,瞄準國內外高端市場已成為其競相尋求發展的新方向。
漂洋過海把羊貨賣出國門
在寶龍山工業園區聯億羊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剪燙、拼接、縫紉……正在為俄羅斯趕制一批羊剪絨雪地靴。再過幾天,這些帶有濃郁蒙古民族特色的優質產品就將出現在歐洲市場上。
公司負責人包桂華介紹說:“我們企業有穩定的國內外市場,產品70%出口,主要銷往俄羅斯、澳大利亞、芬蘭等國家。目前,公司具有年加工60萬張皮子,屠宰30萬只羊,生產羊剪絨靴子100萬雙、硫化鞋200萬雙的生產能力。”
聯億羊業依托該旗羊產業快速發展的優勢,以養羊基地建設和產品深加工為抓手,將公司建成集飼草料種植、飼養、屠宰、冷藏、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年銷售收入達3.5億元。
一路南下將牛群趕到港澳
作為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科左中旗豐潤牧業供港澳活體牛養殖基地生產的育肥牛月齡小、屠宰率高,防疫、飼喂管理均嚴格執行供港澳活牛注冊標準,所生產的育肥牛均經過外貿公司供應香港及澳門地區,深受好評。自治區打造“五大基地”的戰略部署使豐潤牧業看到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希望,加之供港澳活牛合同逐年增加,該公司搶抓市場先機,大力實施了萬頭育肥牛生產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180萬元,建成鋼構機械化牛舍3.2萬平方米,簡易牛舍1.6萬平方米,飼料車間、倉庫2000平方米,青貯窖池3萬立方米,達到了牛單批存欄7000頭、年出欄2.1萬頭的生產規模。
面向全國讓米香飄進萬家
今年年初,農民企業家李茜投資創辦的牧谷養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八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這對于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企業來說,無異是一塊“金字招牌”。
“左中是個產糧大縣,糧食生產力甚至超過個別省份。我們企業就是要通過對黃玉米、葵花等農產品進行生產加工,體現它們的二次價值。”李茜說起辦廠初衷,話語樸實無華。
牧谷養道的主導產品啤酒釀造玉米顆粒粉是啤酒生產用大米或淀粉的替代產品,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供應商,占國內市場份額的80%以上。經過幾年在加工工藝以及產品應用技術參數研究上的探索,現已擁有啤酒釀造玉米顆粒生產工藝的核心技術。同時,與全球第三大消費品公司百威英博啤酒公司簽訂長期供應戰略合作協議,為其下屬哈爾濱、武漢、沈陽、大連、佳木斯、寧波、錦州、信陽等幾十個廠供貨。
目前,該旗像聯億羊業、豐潤牧業、牧谷養道這樣的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已發展到30多家,初具規模的農牧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0多家。下一步,該旗還將繼續加大對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農畜產品知名品牌。
來源: 通遼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