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工業經濟面臨著提升總量的迫切任務。沒有總量就談不上結構,更談不上產業的優化和升級。鑒于此,在發展工業經濟過程中,興安盟緊緊圍繞做大總量這一首要任務,積極實施資源開發戰略,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在擴大總量中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強化工業主導理念,堅定發展工業信心。
2012年,全盟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只占全區3.55%,分別是通遼、赤峰和呼倫貝爾的31%、36%和48%,差距對我們構成了巨大壓力。興安盟立足盟情實際,全面貫徹落實8337”發展思路,在全盟范圍內大力營造發展工業經濟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載體大力宣傳興安盟發展工業重要性和有利條件,加大力度宣傳不同地區依靠工業經濟振興地方產業的先進典型,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發展工業經濟重要性的認識,努力形成全社會抓工業的良好氛圍,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環境。
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提高工業發展動力。近幾年,興安盟工業經濟落后于全區和毗鄰盟市,主要原因就是項目少,尤其投資額度大、帶動力強的大項目更少,工業發展缺少項目支撐和發展后勁。從2013年前三季度開工項目數和投資看,興安盟新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數是全區、包頭和赤峰新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數的3.9%、21%和26%,全部工業投資的2.5%、12%和30%,項目數和投資額的差距呈現繼續拉大的趨勢。因此,加快項目建設任務十分迫切。一是做好項目規劃。項目規劃要以資源開發和承接產業轉移并重,突出地區優勢來布局工業重點項目,充分利用自治區政府為興安盟在鄂爾多斯配置10億噸煤炭資源契機,加快一些重大項目的謀劃和推進。在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根據興安盟資源和資源組合優勢謀劃項目,重點在農畜產品、有色金屬、石灰石、煤轉化、能源電力等行業規劃項目。依托興安盟現實資源基礎,增強項目針對性。在非資源方面,要重點圍繞產業轉移來規劃項目。認真研究產業轉移規律及發展趨勢,利用自治區產業轉移相關政策和自治區用煤炭收益設立的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方向謀劃項目。重點依托興安盟現有的裝備制造、制藥、新型建材、新能源產業進行項目規劃,增強項目可操作性。二是抓好項目核準備案工作。首先要抓好國家和自治區已核準備案項目建設。目前,經自治區以上核準備案尚未開工的工業項目達10個以上,這些都是投資額度較大的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業主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已有較好建設基礎,要爭取早日開工。近期,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文件明確國家核準的煤炭轉化項目,在取得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文件后,即可申請配置煤炭資源,這對興安盟已獲國家路條的40億立方米煤制氣和2×60萬千瓦電廠項目是利好消息。對于未核準備案的項目,利用國家投資審批權限下放的有利時機,積極盯跑自治區核準備案的項目,協助企業全程做好服務工作;盟市核準備案的項目建立綠色通道,簡化流程,限時辦結,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環境。三是做好園區和特色園區建設培育工作。繼續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項目集聚能力和產業孵化能力。同時,利用自治區對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特色園區配置煤炭資源政策,加快興安盟特色園區建設和培育。
高度重視招商工作,努力實現招商突破。工業項目全部為企業自主投資,招商引資尤為重要。一是要研究招商工作規律。從近幾年實施的305項工業重點項目看,東北、環渤海及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內蒙古、其它地區項目數分別為10項、38項、15項、8項、229項、5項,分別占總項目數的3.3%、12.5%、4.9%、2.6%、75.1%、1.6%;以上地區的投資分別占總投資的5%、25%、8%、3%、58%、1%;投資行業項目數量依次為建材、農畜產品加工、能源、礦產資源采選、裝備制造、化工等;11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6家投資在電力行業,5家央企3家集中在風電領域,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風電行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70%以上。從以上數據來看,興安盟及其它盟市是項目建設投資主體,央企集中的北京是興安盟電力投資的主體。在注重東北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京津唐產業轉移同時,絲毫不能放松本盟及其它盟市項目。二是要研究方法。要加強與商會聯系,多接觸內蒙古駐全國各地商會組織,從地域上容易溝通并建立感情;另外與當地行業協會多聯系,行業協會信息靈通,盡量有目標地走訪,采取面對面的形式推銷自己,與企業直接對接,這樣的效果會更好。同時,還要強化以商引商,入駐企業家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他們的感受是最好的宣傳。三是選好招商人員。項目能否引進,招商人員素質是關鍵。招商人員要盡量選善學習、懂項目、有耐心的人,招商時才能把興安盟資源、政策、有利條件、適合發展產業說明講透,增加成功率。四是兌現招商承諾。從過去項目引進看,在部分項目建設過程中,招商時的承諾沒有完全兌現,也挫傷項目業主積極性,影響了項目建設進度。另外,對成功引進項目做出突出貢獻的招商人員,要按照招商引資政策予以兌現獎勵;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要優先考慮招商有功人員,樹立正確用人導向。
堅持技改重組并重,加快做大現有產業。近年來,興安盟華潤雪花啤酒公司、萬佳食品公司、科爾沁王酒業、烏蘭浩特卷煙廠、紅云酒業、奧特奇公司等通過技改和重組,發展勢頭良好。上述企業的技改,不僅僅是單方面生產能力的提升,同時強化了環保和循環經濟理念,企業綜合指標在技改中得到大幅度提升。為此,在突出抓好項目建設的基礎上,要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的歷史機遇,興安盟也要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力度,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一是實行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對企業技改投資超過一定額度,財政出資進行獎勵,實行以獎代投;二是實行稅收返還優惠政策,促進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技術改造項目運營后,新增稅收盟市留成部分按比例返還給企業。三是建立技術改造專項基金,支持企業發展。由盟財政出資設立技術改造專項基金,專項基金實行滾動使用,每年支持若干企業,定期使用不計息,期滿后收回支持其它企業。在加快技改的同時,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尋求合資合作,引進技術人才,在聯合重組中發展壯大現有企業。
來源: 興安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