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爾多斯新能源產業示范區:走在綠色發展的大道上


    時間:2013-12-19





      走進鄂爾多斯新能源產業示范區新能源發電園,巨大的白色風機在風中徐徐轉動,數以百計的風機在遼闊的草原上縱橫交錯、成列成陣,與藍天、綠草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景觀畫面;正在建設的光電項目現場機器轟鳴、車水馬龍,工人來來往往、一片熱火朝天,不久的將來,這里空曠的土地上將出現排排整齊的光伏組件陣列。在新興產業園,可以看到大批重型卡車進出園區,源源不斷的物資載入建設工地,將產品送達全國各地……

      新能源產業示范區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抽水蓄能、化學儲能等多種新能源發電為主導產業。在產業布局上“兩園”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優勢互補、互相促動,最終形成以發電產業、制造產業、應用產品一體化的具有特色和綜合競爭優勢的現代工業園區。“一區兩園”的格局,仿佛“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共同牽引示范區朝著“建設百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基地、打造百億元新興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

      截至目前,示范區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方面已引進江蘇中盛集團2萬噸多晶硅料、4GW硅片垂直一體化項目,總投資416億元;新光源LED產業已完成集群區產業規劃,擬引進資金275億元,建成從MOCVD—藍寶石襯底—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新光源集群區;天然氣液化產業LNG引資額24億元,擬建成年產液化天然氣100萬噸的天然氣液化基地;新能源發電產業引進項目總裝機容量已達到2200兆瓦,其中已獲自治區發改委核準的風電項目300兆瓦,有250兆瓦風電項目已并網發電。已獲自治區發改委核準的太陽能發電項目310兆瓦。

      截至2013年,園區建成項目19個,總投資32.19億元。其中風電項目5個,總投資24.9億元,已全部并網發電,年發電量5億度;新圣天然氣公司一期天然氣液化項目總投資1.3億元,年生產液化天然氣3萬噸;源豐生物質熱電廠2×12兆瓦生物質發電項目總投資2.9億元,年發電量2億度;其余12個為億元以下項目,完成投資3.09億元。園區續建項目17個,總投資61.83億元。其中,中盛光電晶硅產業鏈首期800兆瓦鑄錠切片生產項目,計劃2014年建成,總投資40億元,已完成投資17.8億元;新圣天然氣二期日處理2×60萬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一機組已投產,二機組計劃于2013年底建成并進行設備調試,2014年6月正式投產,總投資3.5億元,現完成投資2.03億元;其余15個項目總投資18.33億元,完成投資8.5億元。2013年新建4個項目總投資27.59億元。興圣天然氣日處理200萬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土建工程已完成60%,總投資7.6億元,完成投資3.4億元;萬基天然氣日處理30萬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土建工程已完成65%,總投資1.96億元,完成投資0.55億元;華盛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和鋒威光電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分別為6.6億元和11.43億元,已于8月份和10月份陸續開工建設。

      招商引資方面,2013年主要與6家企業的6個項目達成了來園區投資的意向,分別為蒙能二期風力發電項目,總投資4.7億元;內蒙古華電新能源有限公司300兆瓦風光同場電站項目,總投資30億元;北京鑒衡中心國家級風電、太陽能仿真實驗室項目,總投資1.4億元;中國節能投資公司3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3.6億元;鋒威光電公司3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36億元;英利集團3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36億元。

      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出,“要把內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這為示范區指明了發展方向,提出了發展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示范區將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保障園區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來抓。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配套”的原則,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按照“培育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的思路,充分挖掘已引進企業項目的產業鏈效應,分環節、分步驟形成鏈條式、組團式發展趨勢。采取“先做項目、后選業主”的辦法,圍繞產業規劃延鏈、補鏈;全方位制定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出臺招商優惠政策,力促項目落地。努力搭建投融資平臺,構建內部資金整合化、融資方式市場化、管理程序標準化的投融資機制,破解新能源產業發展資金瓶頸,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進程。積極創新管理模式,促進新能源產業一體化發展,建立統一檢測、統一集控、統一培訓、統一維護、統一服務的“五統一”模式,將新能源發電各功能區集中劃分,有條件的進行托管式運營。力爭將新能源示范區建成全區乃至全國最具規模、更具特色、富有影響力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集中托管示范基地,逆向拉動制造產業蓬勃發展。

      預計到“十二五”末,示范區風電、太陽能發電將實現百萬千瓦裝機容量。將已入園的中盛光電、蒙西LED項目培育成產值過百億元企業,園區總產值將實現百億元目標,可拉動就業2萬人,成為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點之一。

    來源: 鄂爾多斯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