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9條路徑打造工業升級版 打破資源路徑依賴


    時間:2013-12-18





      為改變全市工業“經濟底色”,打破“路徑依賴”,避免“資源詛咒”,發揮“濟寧優勢”,濟寧將從改革推進、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結構調整、兩化融合、節能減排、開放帶動、全民創業、強企培植9個領域開始行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從12月10日召開的濟寧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上獲悉,為改變全市工業“經濟底色”,打破“路徑依賴”,避免“資源詛咒”,發揮“濟寧優勢”,濟寧將從改革推進、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結構調整、兩化融合、節能減排、開放帶動、全民創業、強企培植9個領域開始行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改革推進

      國有工業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支持供水、供氣、供熱、礦業等國有工業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建立、完善國有資本投資、擔保、收益管理辦法;國有資本投資重點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引進及為工業園區提供公共服務;“一企一策”制定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改組辦法,逐步把國有工業企業建成混合所有制企業。

      科技創新

      支持企業突破核心零部件技術

      激活創新主體,確定重點創新項目,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協調支持企業及時調整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強力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瓶頸制約。

      完善“五位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引導國內外創業投資機構在濟寧設立分支機構。提升魯南工研院、魯南技術產權交易中心等平臺的服務功能,高標準建設中科院計算所濟寧分所、省科學院濟寧分院等機構,完善科技創業孵化鏈條。

      人才培養

      實施“百千萬培訓”工程培育企業家

      出臺企業家培育行動計劃,深入實施“百千萬培訓”工程,持續辦好“民營經濟大講堂”,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家、新生代企業家。完善以人為本的企業人才激勵機制,引進一批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

      繼續實施海外人才引進“511”計劃,積極推薦國家“千人計劃”和“泰山學者”。鼓勵駐濟高職院校擴大校企合作,培養高水平技師隊伍。

      結構調整

      打造10大千億級制造業

      制定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等10個千億級制造業和物流產業、生產性服務業、養老養生產業行動計劃。重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支撐升級,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引領升級。

      放大煤化工、工程機械、生物技術等國家級產業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建成LED、光伏新能源、光通信、應用電子4個國家級產業基地。

      兩化融合

      放大惠普帶動效應

      放大惠普效應,發揮惠普在人才、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引進、引領、帶動軟件和信息產業規模加速膨脹。

      拓寬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產品研發設計中的應用范圍,加快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節能減排

      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項目

      制定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排放權交易、水交易等整體解決方案,嚴格執行節能評估、環境評價制度,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項目建設。強化對重點用能和排污企業的監控,嚴格考核獎懲兌現,確保完成節能和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控制目標。

      加大煤炭、電力、化工、造紙等行業落后產能、產品、工藝、設備淘汰力度。抓好電力、化工、建材、造紙等行業的清潔生產。推進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發展。

      開放帶動

      推動大企業跨國經營

      推進濟寧曲阜機場口岸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推進濟寧西部物流園建設,支持曲阜市、濟寧高新區保稅倉儲業務發展,支持金鄉縣直通場站和大蒜出口監管倉庫建設等,搭建對外貿易支撐平臺。

      每年開展2-3次赴京對接項目活動,每月調度招商引資情況,亮化指標,進行考核通報。

      推進跨國經營。鼓勵、華勤集團、潤峰集團等企業通過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等方式擴大優勢,在全球范圍開展資源配置和品牌價值鏈整合。

      全民創業

      扶持100家“小巨人”

      加大“六放30條”落實力度,按照“專精特新”要求發展中小企業,扶持100家成長性好的企業“小巨人”。每個縣市區建立一個特色產業園、開辟一個專業集散市場、搭建一個企業孵化平臺。

      強企培植

      將100家企業納入轉型升級管理

      按照企業規模、財政貢獻、成長性等要素,確定100家重點企業,納入轉型升級動態管理,每個行業每年篩選1-2家龍頭企業進行政策扶持。

      實行“一企一策”,逐個制定“十大”產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個性化扶持政策。指導企業圍繞過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實現由貼牌生產到設計制造再到品牌制造的逐步升級。

    來源:大眾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