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字標發布會現場。陳立庚攝
11月18日上午,“蒙”字標發布會在北京舉辦。會議以“‘蒙’字標為世界甄選草原尚品”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內蒙古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通過“高標準+嚴認證+強監管+優服務”的方式,讓內蒙古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創新實踐,首批五類產品9家企業獲得了“蒙”字標認證授權。
本次發布會由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自治區有關廳局及部分盟市行署(政府)、相關企業負責人、新聞媒體等參加了會議。
內蒙古自治區是農牧業大省,天藍水凈、光照充足、空氣清新、土地肥沃,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造就了具有原產地保護和綠色、有機認證的農畜產品有1800多種。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自治區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打造農畜產品品牌,自治區政府商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復開展“蒙”字標認證工作,2019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復函同意以聯盟認證的方式開展“蒙”字標認證工作。2019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實施‘蒙’字標認證,推動更多優質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建立標準體系、制度體系、產業體系、質量管控體系、推廣體系“五大體系”,運用國際通用認證方式,甄選出高端產品,讓更多內蒙古好產品“硬核”展示、閃亮登場。
“蒙”字標認證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標準引領、認證支撐、企業自愿”的原則;戰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品牌”;品質宣言是“‘蒙’字標,自然的美、自然的味”。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和總結優化,“蒙”字標品牌建設建立了“五大體系”。一是建立標準體系。組織60名專家組成工作組,先后深入12個盟市開展28次調研,召開了40次專題會,研究建立了“蒙”字標區域品牌1+N標準模式,即通用地方標準+認證產品團體標準,制訂了60項地方標準,研制了10項認證產品團體標準,形成“蒙”字標產品標準體系,為開展認證工作奠定標準基礎。二是建立制度體系。選定由9家相關機構成立認證聯盟;研究制定了《實施“蒙”字標認證提升內蒙古區域產品和服務質量(2019—2021年)行動計劃》等指導性文件;研究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蒙”字標認證管理辦法》《“蒙”字標認證聯盟章程》《“蒙”字標標識管理規定》《“蒙”字標認證實施規則》等10項制度性文件,確保“蒙”字標認證科學、嚴謹、規范操作。三是建立產業體系。內蒙古這么多優質農畜產品,要分批次推出,第一步對各盟市申報的56家企業進行三輪篩選,最終為首批“蒙”字標認證的五類產品9家企業授權。通過授權企業示范引領,帶動相關產業綠色發展,逐步形成“蒙”字標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四是建立質量管控體系。利用“一鏈兩平臺”,即區塊鏈平臺、“蒙”字標認證監管平臺和服務企業平臺,對產品的原材料、生產加工、包裝、物流運輸以及終端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管,完整記錄各個環節數據,消費者通過掃碼就可以進行產品質量全程追溯,讓品質看得見,監管無死角。五是建立推廣體系。聘請一流的專業機構,為授權企業提供營銷策劃和質量管理咨詢,同時協調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全力推動優質農畜產品品牌發展壯大。
“蒙”字標作為內蒙古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內蒙古品牌建設中發揮管控風險、質量支撐、品質保證等重要作用,助推內蒙古自治區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白建平富麗娟陳立庚孟佳澍)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