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計劃實施保護性耕作近3000萬畝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27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獲悉,按照國家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實施保護性耕作,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2950萬畝,占內蒙古東部四盟市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

      據了解,保護性耕作是一項能夠實現作物穩產高產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其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稈覆蓋情況下進行免(少)耕播種,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節本增效、減少秸稈焚燒和溫室氣體排放等作用。內蒙古主推“秸稈全量覆蓋+免(少)耕”和“秸稈部分覆蓋+免(少)耕”兩種技術模式。

      為把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作為穩定糧食生產的重點工作,內蒙古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方案(2020-2025年)》和《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推進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實施保護性耕作的任務目標、技術模式、作業質量、補助標準等。在各項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今年,全區1207個農機服務組織參與了保護性耕作作業,投入免耕播種機3355臺(套),服務農戶達到3.2萬戶,完成免(少)耕播種作業758.93萬畝,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700萬畝年度任務。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監測情況看,保護性耕作農田出苗率普遍在95%以上,高于傳統農田,且苗齊苗壯,畝可節約成本40元-60元。(記者 馬曉剛 李昊)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