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生產的藏茶占到藏區茶葉市場95%以上份額,震后藏茶供應受到影響了嗎?5月22日上午8點,雅安市名山區西藏朗賽茶廠總經理王博按時趕到廠區。
為了趕制明天即將發往拉薩的3000件藏茶,企業必須加足馬力。特供給藏區的茶葉95%以上來自雅安,而在雅安像朗賽這樣的藏茶生產企業共有9家。蘆山地震中,藏茶生產企業是否受到影響,市場上藏茶供應是否充足?
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現狀:
藏茶企業用工緊缺,廠房受損嚴重
在朗賽茶廠包裝車間,已經有12年工齡的老工人吳小英正埋頭忙碌。原本50余人的生產企業今天只來了20多人,由于人手緊缺,全場的包裝任務,都落在她和唐軍兩人身上。“企業職工大多是周邊群眾,亦工亦農。這些天很多都回家拆除危房去了,天全、寶興的員工現在干脆就放了長假。”王博說。
相比朗賽茶廠,地處雨城區中里鎮的雅安吉祥茶廠情況更為嚴峻。“這些天到企業上班的員工就在10人左右。”吉祥茶廠負責人梅杰介紹。
相比人手不夠,更大的威脅來自于受損的廠房。
在吳小英工作的包裝車間里,盡管被地震破壞的石棉瓦,已于震后第二天全部修復,但車間內一面墻壁已經出現輕微裂縫。
受損更明顯的,是配茶車間和鍋爐房。在配茶車間一角,重新安裝的石棉瓦再次被余震震落,而鍋爐房的墻體已經出現3面環形裂縫。
雅安市供銷社副主任王振霞介紹,9家藏茶生產企業中,除一家是最近幾年搭建的鋼結構現代化廠房外,其余大多數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磚混結構廠房。
企業:
儲備充足,市場供給不必擔心
盡管如此,雅安的藏茶生產企業復產極為迅速。
首要原因就是藏茶的特殊性。王振霞解釋,藏茶是藏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藏民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正因如此,藏茶企業的恢復生產,是雅安所有制茶企業中速度最快的。
王博介紹,蘆山地震后第二天,企業就開始修整受損廠房,4月28日精品藏茶恢復生產、4月29日普通藏茶恢復生產、5月3日速溶茶恢復生產。“目前,企業產能已恢復到震前70%的水平。”
藏茶生產企業受災,藏茶供應是否充足?
“不必有太大的擔心,近年內藏茶供應不會出現大的波動。”王振霞做了三方面分析。
首先是豐富的藏茶國家戰略儲備。“在雅安,藏茶成品茶和藏茶原料儲備充分,可以保證藏區相當長時間內的需求。”
其次是藏茶特殊的制作工藝。“藏茶發酵周期長,從茶葉收購到成品出廠,時間至少在兩年左右。所以現在出廠的藏茶原則上應該是兩年前廠里的儲備原料,而企業儲備是比較豐富的。”王振霞說,即便現在地震對藏茶產生影響,體現出來也是兩年后的事。
第三則是因為藏茶是夏季茶,現在是收購的淡季。“只要高峰季節7、8月收購不出現問題,生產上問題就不大”。
未來:
開發新品,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5月初,朗賽茶廠著手制定該廠災后重建規劃。“我們預計一期新建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鋼構廠房,然后再將現在正在使用的4個主要車間逐一升級。”
但對于2000多萬元的預算,王博有些打“退堂鼓”。
“藏茶產量大、意義重,利潤薄。”名山區茶葉局副局長黃梅一語道明原因。“2012年,名山區兩家藏茶企業產量在3000噸左右,但價值只有3500萬元,與蒙頂山綠茶相比,利潤要薄得多。”
受特供等相關政策制約與快速上漲的物價影響,普通藏茶的利潤空間正進一步縮小。
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雅安藏茶亟須解決的課題。為了轉型,茶企已邁出第一步。
朗賽茶廠將目光放到新產品開發上。目前已有新產品30余個,其中精品藏茶的售價已賣到每斤20元左右,此外該廠投產不久的速溶藏茶,今年訂單比去年增加了3倍。
與此同時,吉祥茶廠等藏茶生產企業,開始針對內地人的飲食習慣加工“漢飲藏茶”。
當地政府也努力幫助藏茶做大做強。黃梅說,目前名山區正聯合省農科院茶科所和四川農業大學的專家對低氟藏茶展開研究,研究同時獲得了國家茶葉創新科技體系研究課題支持。
來源: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