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源頭治理,加強欠薪預防,切實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四川省將在建設施工領域建立欠薪處理責任制。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出關于建立建設施工領域欠薪處理責任制的通知,提出建設施工領域欠薪處理由屬地政府負總責。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承擔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責任。
將欠薪處理責任落實到源頭
通知中提到,農民工工資拖欠主要發生在建設施工領域,包括建設、維修和改造城鄉住房、市政基礎設施、水利、水電、公路、鐵路等,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的建設施工。2003年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連續3年開展清理建設施工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每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不斷加強長效機制建設,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由于在招標投標、發包分包、計量計價、工程款支付等源頭環節上,存在建設資金不到位、低價中標、掛靠承包、違法分包、層層轉包、工程款拖欠等情況,農民工工資“年年清年年欠”問題仍然突出。為抓住源頭,落實責任,四川省將在建設施工領域建立項目主管部門欠薪處理責任制。
通知中提到,建設施工領域源頭問題多、利益鏈條長,特別是建設資金不到位、違法發包分包、掛靠承包、層層轉包等問題導致不具備用工資格的“包工頭”等自然人直接用工,是建設施工領域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構建權責統一、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將欠薪處理責任落實到源頭,落實到每一個建設施工項目主管部門,增強主管部門環節把關和源頭監管的主動性。
將企業欠薪情況納入企業信用評價機制
另一方面,通知要求,建設施工領域項目主管部門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做到源頭預防治理與欠薪協調處理并重。督促所管項目落實勞務用工實名制、勞務用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施工現場信息公示制度、工資支付“一卡通”等企業工資支付監控制度。
各類企業應依法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因建設單位或總承包企業未按合同約定與承包企業結清工程款,致使承包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由建設單位或總承包企業先行墊付。總承包企業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致使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由總承包企業承擔欠薪清償責任。工程發包企業與工程承包企業或班組存在工程款糾紛致使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由工程發包企業先行墊付,或使用發包企業繳納的工資保證金先行支付。
通知強調,全省各地、各部門將加強對建筑市場的清理整頓和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嚴格把關,堅決杜絕違法發包分包、拖欠工資工程款等行為;構建施工企業工資支付信用信息系統,將企業欠薪情況納入企業信用評價機制,定期向社會公布信用信息。
來源:成都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