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立法監管公共機構節能:辦公室空調冬季不高于20℃


    時間:2012-12-04






      節能立法

      量化節能

      不同行業和系統的公共機構要按其特點制定包括水、電、煤、油、氣等內容的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在公車管理方面要建立車輛油耗臺賬,執行百公里耗油分類控制標準,定期公布單車行使里程和耗油量,對油耗和維修保養費用實行單車核算。

      監管平臺

       四川將逐步建立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監測信息化管理平臺,在公共機構內為遠傳水、電、氣表安裝數據采集器,把能源消耗情況實時記錄下來,可以反映每天、每月用能多少,甚至可以具體反映每個房間、每層樓的用能情況。

      11月19日,第116次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四川省〈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實施辦法》下稱“辦法”,對公共機構節能立法。昨日,記者從省政府機關事務局了解到,該辦法的草案送審稿提出,四川將逐步建立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監測信息化管理平臺,以實時監測公共機構的能源消耗狀況。

      省直機關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辦法’將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公布施行。這意味著相關的節能條款不再只是部門內部的規章制度,而升格成為法律法規,它具備對公共機構節能的強制性約束能力。”

      逐步推進

      能耗定額標準

      除了對辦公樓3樓含以下停開電梯,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等指標進行立法以外,記者留意到,此次出臺的“辦法”還在量化節能方面,提出了如執行節能目標管理、制定能源消耗定額、進行能源審計、建立車輛油耗臺賬等不少要求。

      根據“辦法”,縣級以上政府應將節能目標和指標分解落實到本級公共機構,公共機構應當結合本單位用能特點和上一年度用能狀況,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節能目標的完成情況將納入對公共機構及其負責人的考核。與此同時,不同行業和系統的公共機構要按其特點制定包括水、電、煤、油、氣等內容的公共機構能源消耗定額,財政部門要根據能源消耗定額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標準。

      在公車管理方面,“辦法”要求公共機構建立車輛油耗臺賬,執行百公里耗油分類控制標準,定期公布單車行駛里程和耗油量,對油耗和維修保養費用實行單車核算。并提出公共機構應進行能源審計,并對能源消耗量大的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的公共機構進行重點能源審計。

      既然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節能要求,那是否設立統一的量化指標?針對這一系列疑問,省直機關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做出回應。

      該負責人坦言,能源消耗定額的制定目前還存在一定難度,今年定多少,人均應消耗多少……目前這些指標的制定還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能源消耗定額的科學制定,需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根據氣候、溫度、建筑節能效果進行統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確定相對的定額,并不能‘一刀切’。而現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才剛剛起步,缺乏相關的基礎數據,這仍需逐步推進。”

      逐步建立

      能耗監管平臺

      既然如此,四川下一步要如何如何對公共機構能耗進行數據統計,又對節能結果進行監管?“辦法”顯示,省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建立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監測信息化管理平臺,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定期統計并通報全省公共機構能源消耗狀況。

      “具體來說,建立能源消耗實時監管平臺,就是在公共機構內為遠傳水、電、氣表安裝數據采集器,把能源消耗情況實時記錄下來,建成以后,可以反映每天、每月用能多少,甚至可以具體反映每個房間、每層樓的用能情況。”該負責人解釋道。

      他告訴記者,省直機關早在一年多前就提出了建立節能監管平臺的想法,計劃應用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技術,建立一個包括網絡媒介、數據接收、數據儲存、能源審計、能源監測等軟硬件的公共機構能源綜合管理信息平臺。“但目前因為受限于資金投入,還沒有進入試點階段。”

      如何破解節能改造資金難題?“2008年國家頒布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后,每個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細化,此次四川出臺的辦法比國家頒發的條例有所增加的,就是在經費保障上要求縣級以上政府加大對公共機構節能改造的資金投入,將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經費納入同級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的綜合預算。”成都商報記者張疏桐

      昨日,在成都市質監局質量法制專題講座上,專家對《成都市十二五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解讀,“十二五”期間,成都將搭建質量信用信息平臺,利用該平臺發布質量失信企業“黑名單”,加強對企業的信用管理。

      同時,全國首個整合質監系統檢驗檢測的“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服務中心”也將在2015年前完成,屆時企業或市民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一體化”服務。

      質量信用

      成都將建信息平臺評定企業質量信用等級

      產品質量失信

      企業要進“黑名單”

      據了解,2015年以前,成都將搭建以組織機構代碼實名制為基礎、以物品編碼為溯源手段的質量信用信息平臺,推動行業質量信用建設,實現銀行、商務、海關、稅務、工商、質監、工業、農業、保險、統計等多部門質量信用信息互通與共享。“組織機構代碼、物品編碼可以說是商品的‘身份證號碼’,在此基礎上通過“成都信用網”等平臺發布。”成都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利用該平臺,健全質量信用信息收集與發布制度,完善企業質量誠信檔案和產品質量信用信息記錄,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評定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實行分級分類監管。通過該平臺,企業的質量記錄只需在平臺上查詢,質監等部門的記錄就將顯示出來。

      質檢整合

      成都將建全國首個整合質監系統檢驗檢測項目

      有啥質檢需求

      這個中心都能滿足

      據了解,截至目前成都擁有14個國家級質量監測中心,取得資質認定和實驗室認可的公共檢測機構21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具備15大類1.1萬種參數的檢驗檢測能力。不過長期以來質監系統各檢驗檢測機構較為分散,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成都將建設一體化的質檢中心,全面啟動并完成“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服務中心”項目。

      該項目將集質檢、特種設備檢測、計量、培訓等功能,建成整合質監系統各類檢測平臺的服務中心。“這在全國也是首個,企業或市民通過該中心可以享受‘一體化’服務,提高辦事效率。”該負責人說,目前項目已進入籌備階段,將選址雙流,估計凈占地面積將達170畝。

    來源: 四川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