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推五項標準涉及連鎖零售藥店和藥品流通企業的分級標準在三個連鎖藥店級別中,AAA級最高,A級最低,AAA級藥店要求保證24小時的藥品供應區別不同等級的藥店的區別主要在于營業面積、經營藥品品規數量、藥品品種覆蓋疾病種類、專業人員配備和藥品供應能力等核心指標“
商務部此前發布的2012年第58號公告中,五項藥品流通行業標準確定將于2012年12月1日起實施。”11月27日,記者從商務部舉行的藥品流通行業標準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該標準的重大突破在于頒布了連鎖零售藥店和藥品流通企業的分級標準,并首次在國家層面上針對某一特定行業推出職業經理人標準,是我國首批出臺的藥品流通行業標準。分級標準
呼吁了多年的藥店分級制度終于在全國范圍實施。據介紹,這五項藥品流通行業標準為:《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藥品流通企業誠信經營準則》、《藥品流通行業職業經理人標準》、《藥品流通企業通用崗位設置規范》。
在這五項標準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則在于“連鎖藥店和藥品流通企業的分級制度”。“根據2012年的調查統計,我國現在共有46萬家零售藥店,基本的現狀就是散、小、差,為了改變行業現狀,規范經營行為,此次頒布的《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中明確將我國所有的藥店分成了A、AA、AAA三個級別。”標準起草人之一、北京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葉真解釋稱。
記者從零售藥店分級標準中看到,在三個連鎖藥店級別中,AAA級最高,A級最低。不同等級的藥店的區別主要在于營業面積、經營藥品品規數量、藥品品種覆蓋疾病種類等核心指標。比如,分級標準對AAA級藥店的要求為:營業面積不得小于100平方米、經營藥品品規數量不少于3000個、藥品品種覆蓋至少80種常見病、質量負責人為執業藥師且應具有5年以上的藥品經營工作經歷、保證24小時的藥品供應等。對于AA級和A級藥店,要求依次降低。規范經營
實際上,2007年9月,國家食藥監局就下發文件,要求吉林、江西、山東、湖南和陜西五省率先試點零售藥店分級管理制度。
不過,老百姓大藥房質管部部長王輝當時提出,藥店分級后,雖然一些小藥店因經營范圍受限,難免會流失一些消費者,導致利潤降低,但大型藥店因軟硬件設施較好,受到的影響并不大,反而由于分級后小規模藥品零售企業逐步被淘汰,有利于促成規模化藥品零售企業市場主導地位的形成。
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醫藥流通研究中心主任代航告訴記者,一旦全面實施分級管理,應該在藥店外明顯位置標注藥店的等級,并標明該藥店賣的是什么藥。“與此同時,在實行分級管理時,藥店還要考慮消費者購藥是否方便,并規劃好三個級別的分布,加強軟硬件設施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藥歷”,即執業藥師記載的消費者用藥狀況檔案,作為國際連鎖藥店的通用規范也首次被引入,我國的標準三個等級的藥店都要求建立有效的消費者藥歷。而另外一項標準,《藥品流通企業誠信經營準則》則根據物流配送規模、藥品質量管理能力和藥品安全風險控制能力等指標將藥品物流企業劃分為A、AA、AAA三個級別。
來源:華西都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