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代“成都造”智能電子選舉系統服務十八大


    時間:2012-11-16





      2000多名代表,6900多張選票,當最后一名代表向“紅箱子”投下選票后,電子選舉主控系統就快速準確地打印出選舉結果,用時不到9分鐘!黨的十八大日前在北京勝利閉幕,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紀委,但你可知道,選舉中所用的23臺紅色投票箱是咱“成都造”,是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第八代”智能電子選舉系統。

      23臺“紅箱子” 9分鐘統計完6900多張選票

      代表投下最后一張選票,可能剛回到座位,系統已生成選舉結果,統計完6900多張選票,總耗時僅9分鐘,比以往節省了一半。據悉,這個“成都造”電子選舉系統目前已經在所有的國家級會議、90%左右的省級重要會議上為選舉計票服務。

      為什么投票結果能夠如此快速顯示?據悉,電子選舉系統由智能票箱(十八大共有23臺)、選舉主控軟件、選票設計與選舉模式生成軟件、另提候選人處理子系統、無效票審核子系統、選舉結果輸出軟件、后備系統和一個集成支撐子系統構成。

      智能電子票箱就是“紅箱子”(如圖),是整個系統的關鍵設備,高精度高速圖像處理系統則是讓它快速高效運行的“心臟”。據介紹,這套圖像采集系統采用了掃描儀的基本原理,只不過采取的是雙面同時“掃描”,且速度比普通掃描儀快很多倍,每張選票信息采集不到1秒鐘。

      成都晚報記者從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8月,電子選舉系統便正式進入人民大會堂進行現場安裝、調試。十八大期間,該公司40多名技術人員在現場為選舉系統“保駕護航”,并進行了數十次現場演練測試。

      ○新技術“揭秘”

      若服務器出故障 另一臺自動切換

      “第八代”電子選舉系統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技術負責人崔喆介紹,新型電子選舉系統在原有基礎上,對服務器、圖像處理、結構材料等進行了創新設計,系統更穩定、更可靠。

      崔喆介紹,此次使用的電子選舉系統,采用的是故障轉移機群設計,要求兩臺服務器同時使用,“一臺服務器工作時,另一臺服務器處于熱備份狀態,如果前者出現故障,后者會立即自動切換到工作狀態,切換時間極短,可確保數據不丟失。”

      據介紹,故障轉移集群技術是一個較新的領域,很多技術都要邊摸索邊實驗,“科研人員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全部解決了系統應用關鍵技術。”

      保證系統準確性 大量實驗尋方法

      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對“紅箱子”的圖像識別進行了改進,“由于選票上有很多復雜的填涂,如果涂抹不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智能票箱的識別效果。”

    “采用新的圖像識別方法,有點牽一發動全身的感覺,會影響到票箱整體的設計思路。”

      崔喆說,圖像處理系統堪稱整個系統的“心臟”,為了這項改動,研發團隊花費了大量時間做相關試驗,有時候方案編寫在理論上分析是對的,可是在聯調、測試環節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項目團隊只能反復演練,定位追蹤問題,再去有針對性地解決,最終確定了一種更精準的圖像識別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抗干擾、抗輻射 處國際先進水平

      當手機接聽電話或接收短信息時,附近的電腦屏幕由于電磁干擾就會產生“花屏”,讓人有些擔心,現場的智能電子票箱會不會也受到電磁干擾,導致結果有誤呢?

      據介紹,為確保智能票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技術人員先后進行了超過200余萬張的投票測試;還通過國家專業權威機構進行的復雜環境下“電源端子傳導騷擾”等10余項嚴格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測試。

      “紅箱子”不怕干擾也不懼輻射,國家安全部門技術專家對電子智能票箱進行的電磁兼容性測試檢查結果表明:智能電子票箱相關技術指標均達到我國同類軍用電子產品相關標準的要求,系統的整體技術水平處于當今國際先進水平。

    來源:成都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