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205公里多,連接都江堰、彭州、德陽、簡陽等地,設計時速100公里,為保護環境將避開成都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昨日,市交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對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俗稱第三繞城高速都江堰-德陽-簡陽段即東半環,進行第二次環評公示,該高速總投資223.55億元,最快將在今年年底開建,2015年年底通車。
205公里
串起都江堰彭州等地
記者在環評報告上看到,該高速公路在各區市、縣內里程分別為,都江堰市約14公里,彭州市約28公里,什邡市約23公里,德陽市旌陽區約35公里,中江縣約45公里,金堂縣約25公里,簡陽市約30公里,總長為205.951公里,總投資估算208.692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10133.07萬元。
該項目預計于2012年年底開工,2015年年底建成通車,建設期3年。建設后將成都經濟區核心區與周邊城市間的多條放射狀道路串聯起來,增強各城市間的橫向連接,減少各區域間交通往來的迂回繞行,將有效緩解現有道路的交通壓力。根據公示,該線還設置了綿竹延伸線,起于孝感鎮,終點在綿竹東和五福西之間接省道S105線,全長19.812公里,總投資估算14.86億元。
將跨越柏條河
避開一級水源保護區
記者注意到,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東半環,將途經柏條河、蒲陽河、小石河、鴨子河、石亭江、射水河、綿遠河、環溪河、沱江等地表水體,其中柏條河為成都市飲用水源。為保護飲用水源不受污染,東半環將以橋梁形式,從市自來水六廠取水口上游約27公里處跨過柏條河。還將以橋梁形式,從市自來水七廠取水口上游約13公里處跨過柏條河、徐堰河上游支溝。據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飲用水源取水口逆流而上5公里范圍,都屬于一級水源保護區,這一區域內不允許修建與水源無關的設施。因此跨柏條河的橋梁修建都與取水口保持了較遠的距離,從而避開一級水源保護區。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將采取一定的水環境保護措施,對施工期沿河及跨河路段,產生的廢水和油污水進行單獨收集,并設置沉淀處理后回用。
目前,該環評公示已經面向公眾征求意見。
>>>相關背景
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東半環都江堰-德陽-簡陽段:根據環評報告顯示,該段起點為都江堰境內都汶高速公路與成灌高速公路交叉點,途經彭州市、什邡市、德陽市旌陽區、中江縣、金堂縣、簡陽市,終點為簡陽境內江源鎮附近的成渝高速公路。
來源:成都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