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文化線路有望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時間:2012-10-26





    蜀道文化線路有望納入即將更新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擂鼓寨遺址、閬中觀音寺、鶴鳴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等蜀道沿線的12處文化遺產也有望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是記者從10月25日在蓉召開的蜀道文化線路保護與申遺情況通報會上獲悉的。蜀道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是溝通南北、連接中原和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其價值堪與古代絲綢之路和中國大運河相媲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各個世界遺產締約國每年提交的世界遺產申報項目應從本國的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產生。今年7月,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遺產專家組對蜀道文化線路(四川段)進行實地考察和評估。專家組對蜀道文化線路的重要價值給予高度評價,肯定了其真實性、完整性及管理保護工作。

      蜀道文化線路的考古調查和規劃編制也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組織15家單位的30多位專家學者開展蜀道文化線路——“米倉道”考古調查,行程約6000公里,新發現大量珍貴的遺存和碑刻等實證。《四川省廣元市劍門蜀道遺址總體保護規劃》也已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核。

      省文化、旅游、交通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繼續以項目保護為抓手,做好蜀道沿線各地文物保護項目儲備和方案編制工作,并組織力量對四川境內蜀道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進一步明確蜀道文化線路的遺產構成、歷史沿革和遺產價值認定,建立“蜀道文化線路考古資料數據庫”。

      我省還將打造三國文化國際旅游精品線路。

      【新聞鏈接】

      蜀道通常意義上指翻秦嶺、過巴山,跨越川陜兩省、連接西安和成都的陸地通道,全長1000余公里,是現今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狀況較好、遺存要素較多的古代官道。蜀道沿線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經過3次全國文物普查和多年的調查摸底,蜀道區域內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41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99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增文物點4360余處。

    來源: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