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網消息 9月26日,記者一走進西博會廣元館就感到眼前一亮:整個展館以“鳳凰”造型,寓意廣元像浴火重生的鳳凰展翅飛翔。被譽為“當代都江堰”的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實物模型十分耀眼;7米高的廣元天然氣勘探的井架模型配以圖片和文字展示出該市天然氣資源優勢;枝葉繁茂的果樹上,掛滿雪梨,讓人垂涎欲滴,廣元農業產業館內充滿低碳、生態、綠色等元素。“廣甘高速公路有望10月中旬全線貫通。
通車后,從廣元至青川只要40分鐘,廣元將基本建成半小時到縣區、1小時到達毗鄰地市、2小時到達相鄰4大中心城市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形成鐵路、高速公路、干線公路、航空、水運“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廣元市委書記、市長馬華指著圓形的廣元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全貌模型高興地說,廣元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發展機遇,以“兩化互動、三化聯動、四園驅動”為發展路徑,突出低碳、綠色、生態優勢,把廣元建成“一樞紐三中心”——連接西南西北、通江達海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能源供給中心,川陜甘結合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和中國西部低碳發展示范城市。
“除區位優勢突出外,廣元還有3大優勢。”馬華說,廣元有獨特的蜀道文化、紅色文化、三國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非常豐富,4A景區數量已經達到12個,在全川排第二位,在全國也靠前;廣元能源供給富足、能源結構好,尤其是水電、天然氣、風電、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比較豐富,天然氣探明儲量達4000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96萬千瓦時;廣元長期致力于建設國家森林城市、低碳城市等,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3.6%,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3年達364天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綠色生態優勢明顯。
“本屆西博會,我市共簽約項目76個,總投資364.8億元,較上屆西博會增長9.89%。其中碧桂園快樂之星城市核心綜合體(一期)總投資35億元,中石化川東北元壩氣田天然氣試采(二期)總投資30億元,新材料產業園總投資26億元、旺蒼風電總投資15億元……”廣元市副市長黃正富介紹說,廣元設綜合形象館和農業產業館,參展面積共1070平方米,為歷年來的最大。綜合形象館展示的有,電子機械、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特色農產品等30多家企業的優勢產品,如,081集團研發生產的國內領先水平的特種應急搶險車,四川元泰達公司生產的世界上最大的泡沫鋁,有國內銷售領先的鋁合金輪轂、高分子復合材料……以“低碳、生態、綠色”為主題農業產業館主要展示“廣元七絕”、“劍門關土雞”、“白龍湖有機魚”等廣元品牌特色農產品。為了滿足觀賞者的味蕾,廣元還運來了2噸雪梨、1.5噸紅心獼猴桃以及其他“廣元七絕”產品。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廣元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定增勢、加快發展”工作基調,突出投資拉動、產業支撐、“兩化”互動、民生改善等工作重點,充分利用自身獨特優勢,主動作為,務實工作,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2%,連續13個季度保持14%以上的高位運行。
“廣元這幾年的發展勢頭強勁,特別是災后恢復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災區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總體上講發展不足、發展滯后的階段性特征沒有變。”馬華說,要加快發展,廣元需要在5個方面發力:
圍繞項目投資發力。大力開展“項目促進年”活動,大抓項目,抓大項目,要加快城市綜合體建設,加快交通項目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 “一樞紐三中心”的地位。
圍繞“兩化”互動發力。突出抓好園區建設、項目促進、企業培育、要素保障,保持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把市中心城區建成50萬人口的大城市,把蒼溪、旺蒼兩縣建設成縣級市。加快“三江新區”建設,努力再造一個“產業廣元”。
圍繞現代農業發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型龍頭企業和農村專合組織,加快農業標準化品牌建設。
圍繞現代服務業發力。扎實抓好劍門關蜀道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各項工作,實施商貿業集群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圍繞低碳經濟發力。以清潔能源優勢為支撐,以資源高效利用、循環利用和“生態廣元”建設為重點,以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為載體,以技術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全力推進低碳發展。
來源:四川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