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四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03.91億元,同比增長13%,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法國標致公司投資成都經開區,美國斯倫貝謝公司在高新區設分公司,天府新區成為產業投資熱土。2012年上半年,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增至215家。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繼續探索,提出把“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作為發展總方略,以“五大興市戰略”為抓手,走具有成都特色的發展之路。
災后重建 浴火重生的奇跡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951.4億元,增長13.3%。經濟總量占全省的37.3%,經濟增速分別比全國、全省高5.5個和0.3個百分點,在副省級城市中居第1位。3951.4億元,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2008年,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01億元,這意味著2012年的成都盡管遭遇經濟不景氣,仍然只用半年時間,就實現了2008年全年的經濟總量。不僅成都,整個四川經濟都在災后重建后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四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03.91億元,同比增長13%,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
災后重建是一個浴火重生的奇跡。不僅僅體現在經濟總量的增長上。
成都市彭州市磁峰鎮鹿坪村的石遠雙早已搬進了新居,在四川像他這樣住進重建新房的農村居民有數百萬人。僅成都就完成了4.7萬套城市住房、13.7萬套農村住房的重建任務,實現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成都完成了280公里國省干線及重要經濟干線、1833公里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重建。災區建起了社會福利院、社區服務中心、文化中心,重建和修復8283所各類學校和2292個醫療衛生機構。重建后的四川災區城鄉整體布局優化,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
天府新區 產業快速增長
2012年上半年天府新區20個項目竣工投產、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完成審批注冊并開工建設、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通過國務院驗收并正式封關運行……南面,跨成都、資陽、眉山的天府新區,正快速從一紙藍圖變為現實。
四川省委提出,要把四川省建設成為輻射西部、面向全國、融入世界的西部經濟發展高地。與之相呼應,成都于2011年提出了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總體定位。“要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必須堅持‘雙核共興、三產聯動、圈層融合’的全域成都發展思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在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上說,“雙核共興”就是要構建以“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為極核的雙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新型城鎮發展格局”。對成都而言,建設天府新區是成都落實省委、省政府興川大計的一號工程,也是成都“立”好新興城市極核的龍頭項目。
天府新區建設正式啟動數月,從今年上半年的各種數據看,已經取得了驚人的實績。高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6.7億元,天府新區雙流片區實施重點工業項目122個、總投資881億元,天府新區龍泉片區上半年實現整車生產13.4萬輛、銷售收入183億元,落戶新津的世界500強已有10家。逆勢而上,天府新區的產業發展保持著高熱度,成為撬動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的一個支點。
跨越式發展首先體現在產業發展水平上。以天府新區為代表,成都的產業快速增長,結構明顯優化。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的增速列副省級城市第一,總量超過寧波、杭州,在副省級城市中的排位由第10位升至第8位。與此同時,電子信息、機械汽車、食品三大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09.9億元,占全市工業的57.6%。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持續下降的大背景下,成都外商投資、產品出口均實際到位同比增長26.4%,保持逆勢增長、領先中西部的態勢。
高位求進的四川將在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征途中跨越提升,作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主力軍,成都正在尋求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快步前行,以成為對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具有支撐功能和帶動作用的核心增長極。
“兩化”互動走成都特色之路
2012年5月,省第十次黨代會工作報告首次把“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明確為四川推進跨越發展的主路徑和主引擎,并成為全省的總體戰略。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已經探索形成了“三大核心改革”“三個集中”“四大基礎工程”“六個一體化”等一系列重要經驗和有效做法,有條件、也有責任在統籌城鄉發展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要讓總體戰略在成都發展實踐中落地生根,關鍵就是要把我們正在推進的五大興市戰略作為工作抓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2012年7月在成都市深入實施“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工作會議上說。隨著五大興市戰略的實施,我們已能看到其對“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總體戰略的推動作用。
地鐵2號線即將開通,到2015年,成都將形成一張地鐵線路網。明年,二環路BRT快速公交系統有望開通。交通先行戰略的實施,正構建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傳輸系統,為“兩化”互動打牢基礎設施、為城鄉統籌消除地理阻隔。
成都郫縣安德鎮以新型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實施一二產業融合,集中發展郫縣豆瓣、川菜原輔料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帶動周邊地區形成了8萬畝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產業倍增戰略,正指引成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統籌城鄉奠定堅實的產業支撐。
不僅如此,“立城優城”戰略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增強著城鎮對農村人口的轉移承載能力和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人口聚集和承接載體。“三圈一體”戰略推進市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為“兩化”互動、統籌城鄉提供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市域空間格局。“全域開放”戰略則從全球范圍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承接優勢產業、引進高端人才、拓展外部市場,塑造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比較優勢。對成都而言,抓好五大興市戰略,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具有成都特色的“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