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千萬元專項獎勵資金,對成功實現專利轉化的專利申請人進行重獎,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我市將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懸賞,推動一批重點成果轉化落地并產業化,促進專利“變”商品。這是記者日前從市委常委會上獲悉的好消息。
不容忽視的知識經濟
2011年的四川“千億GDP俱樂部”不再是成都獨唱,綿陽攜手德陽、南充、宜賓等六市州,相繼跨進千億“門檻”。當年的一組數據顯示,在全省區域格局發生變動的同時,綿陽等市州的專利申請數量同樣保持了排位靠前。
2011年,科技城范圍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7億元、增長1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4億元、增長23.5%。在這一組枯燥的經濟數據背后,與之相呼應的則是綿陽專利申請數繼續穩居全省第二。去年,科技城實現專利申請總量2074件,獲專利權1221件。
仔細比對,人們發現,當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地區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地區間的競爭最終體現為知識產權競爭。
蘋果的創立者喬布斯曾經說過,沒有知識產權,就沒有蘋果公司。作為我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深知,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既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綜合競爭力、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需要,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綿陽科技城“五地”建設的現實需要。
吹響專利轉化的號角
綿陽科技城十年探索碩果累累,未來,科技城將劍指何方?
對此,市委、市政府明確表態:要加強專利的創造,著力強化重點區域專利工作,著力強化高新技術領域和戰略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著力強化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進一步加強高校和科研單位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要著力推進專利的轉化實施,特別是要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工作的“一號工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推動一批重點成果轉化落地并產業化。
為促進專利“變”商品,我市正在以政府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為切入點,營造專利工作良好環境氛圍。在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的同時,政府將拿出千萬元專項資金,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具有良好市場前景或在綿已進入實施階段的市內外,包括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授權的發明專利進行重獎,“華人、華僑也可以參與評獎”。
同時,我市還計劃通過政策引導扶持,切實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設,積極開展專利代理、評估、咨詢、檢索、交易等服務,滿足社會各層級特別是廣大企業的需求。加強專利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引導企事業單位深入開發和利用知識產權信息。
知識產權的保護與規范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由專利、商標、商號等知識產權引發的經濟糾紛層出不窮。
離開了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創新的動力會大大銳減,進而還會出現經濟學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為此,我市將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構建“綠色通道”,加快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陪審員、司法鑒定、專家顧問等制度。充實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人員,強化執法能力,健全知識產區執法績效考評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知識產權跨區域聯合執法、跨部門綜合執法協作機制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同時,將強化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海關信息交流機制,加強知識產權風險信息分析、處置和反饋,構建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監控體系,為相關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保駕護航。
一方面是吸引全世界范圍內的發明專利向綿陽科技城聚集,一方面是促進所有的發明專利在綿就地轉化,圍繞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我市將朝著在專利申請、授權、專利實施新增產值等各項指標在2011年基礎上翻番的藍圖出發。
來源: 四川新聞網-綿陽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