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項公務消費 9月1日起強制刷公務卡


    時間:2012-07-26






      省審計廳昨公布2011年審計報告,“三公經費”首次納入審計

      省財政廳針對審計報告反映公務卡使用面較小的情況出臺新規

      首次審計“三公經費

      24個省級部門使用公務卡支付共計2759萬元,僅占同期現金支付的26.73%

      省財政廳出臺政策要求進一步強制推行公務卡,18個公務消費項目必須刷卡

    昨日,省審計廳公布2011年審計報告,首次將“三公經費”情況納入了審計范圍。審計報告中指出,“24個省級部門使用公務卡支付共計2759萬元,僅占同期現金支付的26.73%。”

      對此,省財政廳出臺新政策,9月1日起,所有實行公務卡改革的省級部門及所屬各級單位,辦公費、差旅費等18項公務消費將強制刷公務卡。

      審計報告

      24個省級部門公務卡支付不足現金的三成

      省審計廳今年對22個省政府組成部門以及省國資委等2個直屬機構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了審計,對各機關服務中心進行了延伸審計,并首次將“三公經費”情況納入了審計范圍。

      審計結果顯示,9個部門未將結余資金49214萬元納入2011年部門預算,9個部門滯留應上繳的預算收入、財政資金5983萬元,9個部門超范圍安排預算資金或違規支出1038萬元。此外,有9個部門對往來款項中應結轉的收支、應收回的借款、應沖銷的掛賬金額,以及歷史遺留的賬戶余額等5324萬元長期未作清理和處理。

      審計報告指出,24個部門和機構的公務卡使用面還較小,大量使用現金支付的情況仍較普遍,使用公務卡支付共計2759萬元,僅占同期現金支付的26.73%。在節能管理方面,部分單位存在人為調整考核數據情況,未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

      另外,在“三公經費”管理方面,一些部門對公務用車未實行單車核算,定點加油、定點維修制度沒有嚴格落實,個別單位的公務接待尚未實行歸口管理,“三公經費”公開的口徑也有待進一步規范。

      新規出臺

      強制推行公務卡 18個項目不用現金結算

      根據省財政廳的新政策要求,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支出事項,原則上不得使用現金結算。未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支出事項,若具備刷卡條件,鼓勵使用公務卡結算。隨著這項制度的執行,除按規定支付給個人的支出、只能使用現金結算的支出外,因特殊情形確實不能使用公務卡結算的,須由報銷人在原始報銷憑證上載明原因。

      2011年底,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通知》,在中央預算單位實施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其中明確了16項必須使用公務卡消費的項目。而四川省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的公務消費項目為18項,多出了專用燃料費、委托業務費兩項。前者指單位用作業務工作設備的車、船設施的油料支出,后者指單位因委托外單位辦理業務而支付的委托業務費。

      各方聲音

      省審計廳:從全國看四川推進公務卡走在前列

      昨日,省審計廳副廳長陶志偉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公務卡的推行是一項新的財政改革措施,全國都在積極推進,需要一個過程。雖然從審計的結果來看,目前公務卡在省級機關的使用面還較小,但從全國范圍看四川公務卡的推進工作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審計報告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了更好地推進、逐步完善公務卡的使用,而不是說目前存在很大的漏洞。

      陶志偉說,省財政廳目前已根據審計出的問題和財政部要求,制定了相關政策,要求省級機關進一步強制推行公務卡。公務卡的推行能夠有效避免出差過后拿假發票報賬等一系列現金支付的漏洞;不過公務卡的推行也存在一個理念和消費習慣熟悉的過程。

      公務員:刷卡不太方便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公務卡相當于信用卡,如果報賬、轉款不及時,我的信用記錄就會受影響。”昨日一位省級部門的公務員張海(化名)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細數了公務員為什么不愿意用公務卡的原因。

      張海2009年就擁有了一張公務卡,是一張工商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剛開始的時候感覺很新鮮,出差不再先去財務部門借錢,直接刷卡回來報賬還是很方便。”不過,張海使用了一次過后就發現了問題。張海出差回來報賬,“報賬是當月的18日,提交了相關POS單等給財務后,財務要21日才能把賬報下來。而這張公務卡的還款日是每個月20日。”張海說如果等財務把賬報下來,自己不但會因為過期還款多給利息,而且信用記錄也會受影響。無奈之下,張海自己把2000元的差旅費先還了信用卡,而21日單位把報賬款直接打到了信用卡賬戶,張海去取錢時發現,信用卡取現還要收手續費。

      公務卡使用的不方便還不僅限于此。張海說如果出差去一些偏遠的縣城,能夠刷卡的餐館和飯店很少,公務卡的使用就會受限制。張海說他的一些上了年紀的同事,還是有身上揣著現金才踏實的理念,不愿意刷卡,覺得麻煩。

      對于這些情況,張海的單位目前正在幫大家換新的公務卡。“目前還在辦理中,這種公務卡取現不收手續費。而且現在都在強制推行,相信習慣了,大家還是能體會到刷卡的便利。”對于張海來說,他認為公務卡的使用能夠有效地預防貪污,“因為刷卡的pos單和你所持的發票金額是一致的,至少不能虛報出差費用。”

      延伸閱讀:審計18個市州 15個虛列支出19.8億元

      專 訪

      “三公經費” 今后每年都審

      成都商報記者昨專訪省審計廳副廳長陶志偉

      省直部門從10個擴大到24個

      成都商報:今年的審計報告有哪些新特點?

      陶志偉:今年的審計報告不僅關注部門預算的編制,還關注省級預算管理的層面。二是今年一級預算單位的審計面有了較大擴展。以往年度一般是審計10個左右的省直部門,今年審計了22個省政府組成部門和2個省政府直屬機構。今年的審計報告還重點關注了預算執行速度慢的現象,分析了項目支出不符合進度要求的原因。

      今后每年都將審計“三公經費”

      成都商報:“三公經費”首次納入審計,是出于什么考慮?

      陶志偉:“三公經費”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四川53個廳局對三公經費進行了公開,社會的關注是推動這項工作規范的動力,我們審計也必須跟進。從審計的結果來看,“三公經費”的預算管理要進一步細化,從機關的管理角度要進一步加強。今后,每年都將對“三公經費”進行持續的審計監督。

      點名越來越少是審計理念的變化

      成都商報:為何被點名的單位越來越少?

      陶志偉:今年的報告與往年比起來,確實點名的越來越少,原因在于審計理念的變化。今年的審計報告通過揭示問題來反映面上一個總體的判斷,然后來促進制度機制的建設。例如在部門審計方面,對于某一個問題,我們提法都是九個部門或者幾個部門都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力圖得出一個總體的判斷。在這個基礎上,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從源頭上來制止問題。

      “屢查屢犯”是因問題類別有變化

      成都商報:很多問題“屢查屢犯”,審計的監督效果如何?

      陶志偉:審計并不像大家所認為的“只負責開處方,不負責治病”,我們更多地在揭示規律性的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對于“屢查屢犯”的問題,社會很關注。但是需要解決一個認識問題。原來更多的是小金庫、亂發獎金、公款私分等很嚴重的違法違紀問題,而現在更多的是不規范的問題,比如說部門預算不完整、審批程序不規范等等,問題的類別發生了變化。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因為審計的范圍和深度在拓展,管理的要求也提高了。

      今年審計重點是職業教育院校

      成都商報:今年為何沒有對高校進行審計?

      陶志偉:我們每年的審計工作,是根據當年政府的工作重心和一些工作熱點來選擇計劃。連續三年關注高校,是因為高校問題備受關注,今年沒有對高校進行審計,不是說審計不再關注高校,也不是說高校的問題已經全部解決了。只是每年審計都有重點,今年我們安排的職業教育審計,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