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動科技引擎 今年8大措施促農民增收


    時間:2012-03-13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

      今年“三農”亮點在于農業科技,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大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

      北京報道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李昌平向大會提交了《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的建議》,建議創新農業補貼支持機制,構建以價格支持為基礎、以直接補貼為主體的農業補貼政策框架體系,探索新形勢下強農惠農富農的新途徑。

      李昌平表示,2012年,是全面完成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確定的農業農村發展上新臺階各項目標的最后一年,四川將采取八大措施,力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

      建議

      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

      在這份建議中,李昌平提出,首先要完善最低收購價格。統籌考慮國內糧食生產成本、利潤水平、市場供求、不同品種之間比價及國際市場價格等因素,合理制定小麥、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格;明確政策執行主體。保證托市收購和價格平抑等國家糧食調控政策執行主體的同一性和唯

      一性,明確政策執行主體,防止多元主體帶來的利益爭奪與責任推諉;規范責任主體行為。加快建立制度化的政策啟動與退出機制;適度控制收購數量。如果最低收購價、收購量達到市場流通商品價、量的30%~40%,應及時發出預警信號。

      要改進臨時收儲措施。必須明確政策執行主體,避免主體多元化;建立制度化的政策啟動與退出機制,防止政策操作的隨意性;探索建立臨時收儲與調控儲備一體化操作機制,強化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要完善直接補貼措施。對今后新增的直接補貼,要建立與農民實際種植面積和售糧數量掛鉤的政策機制。

      經驗

      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

      李昌平說,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劃出了一條喜人的農民收入增長線。6個“5年”規劃期中,有3個“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12%,其中“十一五”時期為12.9%。

      “四川農民之所以持續增收,是抓住了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機遇、沖破了盆地意識的思想束縛、深化了農村體制改革的結果。總結統籌城鄉發展的實踐、災后恢復重建的經驗,從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四川特點的‘三農’發展之路。”他說:“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狠抓農業重大項目、提升勞務經濟水平、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是保證農民持續增收的四大抓手。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以統籌城鄉發展思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形成一個充滿內生動力的增收體制是關鍵所在。”

      對于以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村綜合改革深化的問題,李昌平說,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重在“配套”二字。“這幾年成都等地積極探索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初步形成了城鄉同發展共繁榮的良好局面。”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成片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決策部署,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兩年,10個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均超7000元,帶動農民增收的效果十分明顯。”

      2012年全省促農民增收

      8大措施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市場對接能力加快新村建設步伐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統籌推進農村改革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舉措

      推進產業化經營促增收15%以上

      李昌平告訴記者,今年四川將采取八大措施,力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

      首先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要明確科技創新重點,既要著眼長遠發展,超前研究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更要堅持產業導向,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研究。

      其次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著眼長遠,統籌謀劃,分步實施,圍繞“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和“全域灌溉”核心目標,抓緊制定年度實施計劃,鼓勵和支持農民廣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加強“五小水利”工程建設。

      三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強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四是提高市場對接能力,堅持為賣而產、為賺而賣,合理確定發展方向,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提高附加值。

      五是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堅持總體規劃、分類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連片推進、以片帶面,加快全省新農村建設進程。

      六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把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放在整個教育的優先位置,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薄弱學校的支持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七是統籌推進農村改革。要在深入推進成都國家試驗區和省內梯級試點的基礎上,在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推廣試點經驗。

      八是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兩個帶動”,依托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推動農村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農副食品加工業。

    來源: 四川在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