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四川外貿進出口5190.9億元,規模位列全國第8,同比增長6.3%。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生物醫藥及醫療儀器出口增長34.9%。
四川生物醫藥和醫療儀器出口為何取得迅猛增長?除了四川各大企業在包括創新藥在內的醫療產業上的不斷創新,也離不開經信、發改、稅務、海關等部門對產業的大力支持。
增強創新源動力:四川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先后出臺《四川省醫藥健康產業提質倍增行動方案(2022—2027年)》《四川省醫藥健康產業建圈強鏈工作方案》《創新藥“青苗培育”行動方案》等文件,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虛擬/增強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藥物研發設計中的廣泛應用”,不斷增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源動力,構建“點、鏈、網”式研發創新體系。
目前,四川省推動建設了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以及同位素及藥物、生物靶向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積極組建四川省核醫療裝備產業創新中心、核素藥物臨床轉化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聚焦基因測序、合成生物、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推動四川省生物醫藥產業前沿領域加速發展。
通過舉辦產業轉移對接活動,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四川大力支持承接先進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轉移。近年來,GE醫療、美敦力、阿斯利康等國際巨頭在四川設立研發中心,推進回旋加速器、胰島素泵等高端醫療器械成功面世。四川還培育了四川藥品檢驗研究院、華西海圻等國家級、省級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了全球最大DNA編碼化合物庫、國際水平的新藥臨床前評價基地。如今,四川集聚了華西海圻、成都海楓、藥明康德等新藥研發服務企業,擁有國藥四川、合縱藥易購等5戶全國藥品批發百強企業,泉源堂、杏林等11戶全國藥品零售百強企業。此外,四川還打造了成都國際醫藥港、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川南醫藥物流港、國際創新藥械進出口服務體系等關鍵樞紐,助力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藥“川軍”崛起:成都新批藥數量全國第二
7月1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十六條舉措將為我國創新藥發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而在創新藥研發上,四川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今年5月,四川的醫藥企業健進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進制藥”)申報的鹽酸伊達比星注射液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首輪評審無缺陷批準。根據規劃,健進制藥的注射液商業化成品未來將在美國市場上市銷售,該公司也將成為該品種中國首家出口美國市場的制藥企業。除此之外,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倫博泰”)、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諾亞)等四川企業在創新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康諾亞源頭創新的1類新藥司普奇拜單抗(康悅達?)為國內首個自主研發、全球第二個獲批上市的IL-4Rα抗體藥物,自2024年9月起三個適應癥相繼獲批:2024年9月獲批治療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國產首個);2024年12月獲批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CRSwNP)(國內首個);2025年1月獲批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SAR),為全球首個治療SAR的IL-4Rα生物制劑。此外,該產品在青少年中重度AD、結節性癢疹等多個適應癥臨床研究正在快速進展中,覆蓋疾病廣泛。憑借其創新的作用機制,該產品獲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納入優先審評程序,獲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支持,納入2024年度“中國醫藥技術十大進展”。
2025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示了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初步名單。成都通德藥業有限公司承擔的智耀通創新藥物CDMO中試服務平臺、健進制藥有限公司承擔的健進制藥高端注射劑中試平臺、四川奧邦古得藥業有限公司承擔的奧邦古得多手性藥物合成中試平臺和華西精創醫療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承擔的華西精創有源醫療器械中試研發平臺等4個平臺入選首批名單。據藥智網統計,2016年至2024年,成都市的藥品批準上市總數為637個(以品種計),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二。
醫藥“川軍”出海:遠銷歐美、東南亞和非洲
近年來,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機遇,以及國內外大型專業展覽、展會等平臺,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部門采取多種措施支持四川省生物醫藥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鏈分工,不斷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2023年12月,四川百利天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百時美施貴寶(BMS)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將其首創的EGFR×HER3雙抗ADC藥物BL-B01D1授權交易首付款推至8億美元、潛在交易總額推至84億美元,雙雙刷新國產創新藥出海BD紀錄。2024年,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與默沙東的ADC藥物合作交易總額高達93億美元,創下當年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最高紀錄。據統計,2022年至2024年年底,成都醫藥出海交易額超270億美元。
去年7月至今年1月,康諾亞以New Co創新模式四度出海,自主研發管線吸引全球生物創新藥新勢力關注。成都普什制藥有限公司(簡稱“成都普什制藥”)在公立醫院眼科用藥市場的占有率連續三年穩居西部地區榜首。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初,我們公司濃度為0.3%的玻璃酸鈉滴眼液產品已經拿到了加蓬和喀麥隆的進口藥品注冊證,我們計劃今年年底前將產品銷售渠道覆蓋至全非洲。”據悉,成都普什制藥普潤盈0.3%玻璃酸鈉滴眼液具有濃度高、療效持久的特點,適用于角結膜上皮損傷、干眼癥及干燥癥,以及部分眼科術后和長期佩戴角膜塑形鏡、隱形眼鏡、美瞳的人群。根據成都市經信局的統計,今年前5個月,成都多款創新藥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藥出海交易額累計超過14億美元。
位于瀘州國家高新區醫藥產業園的四川阿斯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阿斯特)是西南最大的康復護理醫療器械的專業生產企業。四川阿斯特產品以家用醫療器械為主,主要生產輪椅、護理床、電動代步車等康復產品,產品遠銷歐美、日本及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四川阿斯特副總經理劉天英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醫療器械出口金額已經超過6000萬元”。
不僅僅是西藥,四川還在大力支持中藥材的出川出海。2025年5月,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四川省促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措施》通知指出,支持企業依托香港中藥材交易所、香港守創中藥貿易平臺,擴大省內企業中藥材出口規模,促進“川藥”出川出海。位于阿壩州松潘縣的“松潘川貝”是地理標志產品。2023年5月,四川通利榮松藥業首次實現近7噸中藥材出口日本,松潘縣中藥材進出口貿易實現了“零”的突破。 近年來,松潘縣以川貝母等道地藥材為主的中藥材產品已進入18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端藥市。(記者 陳蕎 張宇)
轉自:四川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