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年初一到現在,我們每天都有3輛滿載煤炭等貨物的火車從這里發往河北多家鋼鐵廠,日均貨運量在1萬噸左右。”2月14日,長治市潞城區潞鐵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園負責人王林山信心滿滿地說,新的一年,將以飽滿的熱情,用實干創造美好未來。今年是潞城區“一區兩地”建設向縱深推進的重要一年,該區真抓實干、搶抓機遇,奮力跑好一季度經濟發展“第一棒”。
今年春節期間,潞鐵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堅守崗位,貨物轉運工作正常作業。作為潞城區順應全國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與鐵路貨運改革需要的轉型項目之一,有效填補晉東南區域全產業供應鏈體系建設上的空白。潞城區以項目促合作,利用潞鐵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園100萬噸儲煤貨倉,主動對接上游煤礦和下游煤炭市場終端需求,招商吸引來冀南鋼鐵集團落地,使得集能源、輔料、倉儲、物流、深加工于一體的鋼鐵配套產業集群,以及全國物流樞紐城市和全國煤炭交易中心長治專區進入市場實體運作。
位于潞城區翟店街道的寨上村是全國第五批傳統村落,今年春節期間,這座千年古村落又“火”了一把。在此舉辦的首屆民族文化藝術節,吸引了周邊數萬名游客。游客看晃杠、秧歌、漢船、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品潞城甩餅等上黨美食,共同歡樂喜慶過大年。游客楊彩英激動地說:“這些民俗表演傳統接地氣,有了回到童年時的感覺,這年過得熱鬧、有年味兒。”
近年來,潞城區不斷打基礎、優服務、強保障,持續做強文化旅游業,常態化開展了寨上民俗藝術節、西流鄉村音樂節、張家河文化藝術節、美食文化節等活動;加快建設北村八路軍總部舊址、神頭嶺伏擊戰遺址公園、盧醫山森林康養公園、南流村天河飛瀑、西流村青蔥樂園;加快推進潞寶文旅產業園大酒店、游客接待中心、民俗館、游樂體驗場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避暑游、田園游、研學游、民宿游、體驗游、康養游等文旅產業正在加速形成、發展壯大。
潞城區種蔥大戶、鑫熬興公司負責人孫興旺在這個春節忙得不亦樂乎。趕在育蔥苗前拿出5個大棚種植草莓的他喜獲豐收,推出的采摘服務更是供不應求。他高興地說:“我一共種了10畝草莓,門票收入加采摘收入最高一天有1萬多元,對我來說,這就是新年里第一個大紅包。”
今年,潞城區將投入不低于3000萬元的獎補資金,加快推進上黃村120萬只肉雞養殖基地、張家河大蔥產業園、微子鎮艾草產業園和萬畝連翹種植基地、史回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二期、常莊村高標準觀光大棚等項目建設,集中發展潞華、店上、史回萬畝大蔥產業,成家川萬畝旱地西紅柿產業,翟店、微子萬畝設施蔬菜產業,黃牛蹄、翟店、微子2.5萬畝高粱產業,史回、辛安泉2萬畝中藥材產業,店上、微子萬頭生豬養殖和成家川萬頭奶牛養殖項目。擴大熬腦大蔥、小河堡驢肉、唐宮悅酒、美味美食品、姜黃小米等品牌影響力,加快推進地理標志商標注冊,提升農副產品附加值。通過產業振興帶動農村經濟振興,實現村級集體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60%、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的目標。
家住潞城區、在外上學的王凱寒假回家,在公交車上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拍照,自豪地將家鄉的美圖分享到同學群里:“看!這路燈多漂亮。這就是我們家鄉的主干道中華大街,我家小區就在這條路上。”干凈整潔、寬敞明亮的街道讓王凱實打實感受到一年來家鄉的變化。去年以來,潞城區圍繞打造“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生態怡居地”的目標要求,堅持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應,實施了中華大街改造提升、81公里“四好農村路”等一批惠民工程,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通過落細落實就業措施,精心搞好就業服務,2022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5000余人,農村轉移勞動力近7000人,全民技能提升1萬余人。尤其在春節期間,潞城區通過舉行2023年春季人力人才招聘會暨物資交流大會專項活動,共吸引100多家企業參會,提供1萬余個就業崗位,通過采用“線下+線上”同步招聘模式,順利讓4000多人找到心儀崗位。
元旦過后,在位于潞城數智互聯產業園內的山西多寶泰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一臺臺智能終端產品及通信產品打包下線,該公司作為潞城區新引進深入推進“兩個轉型”的企業之一,其產品涵蓋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主要出口至美洲、東南亞、非洲等地,預計企業年實現外匯創收3000萬美元以上。目前,潞城數智互聯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1家,等待入駐企業9家。與此同時,產業園二期項目主體建設也已開工。新的一年,潞城區將圍繞“兩個轉型”和項目建設,用起步就沖刺、開局即加速的姿態,謀劃重點項目153個,總投資819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25億元,其中新建項目90個、續建項目43個、前期項目20個。
著力推動產業轉型、鄉村振興、改革創新、生態建設、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全面突破,潞城區圍繞“一區兩地”建設,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精彩答卷。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