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文旅:七大重點發力 開創發展新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6





      目前,山西省擁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 9個,A級以上景區312 家,培育出100 個鄉村旅游示范村、300 個旅游扶貧示范村,全省 39 村6 鎮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


      經歷三年疫情,在文旅業發展遭受重創的大環境下,山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統練就了擁抱市場的本領,文旅康養市場主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文旅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隨著山西文旅市場強勢回暖,文旅發展正在迎來新的春天。


      2月22日,在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上,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王愛琴提出,要加快打造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山西模式,通過七方面工作,把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和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總目標落到實處。


      加強系統謀劃 加快行業振興


      通過加強形勢研判、做好政策儲備,聯合各相關部門推出促進消費提振、助力鄉村旅游、民宿發展、非遺活化等舉措,提升行業信心、激發市場活力;著力壓實文旅責任,充分發揮文旅部門行業指導作用,統籌規劃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認真落實行業監管責任,不斷優化文旅發展營商環境,促進全省旅游形象整體提升。


      強化爭先意識 打造文旅標桿


      充分發揮太原市、大同市“雙城”領跑作用,打造文旅發展的新高地;聚焦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打造10個文化特色鮮明、市場主體活躍、核心競爭力強的文旅康養集聚區;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培育特色文旅經濟,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優化提升文旅體驗,完善文旅要素配套。


      繁榮文化事業 增強文化自信


      加強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持續提升全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效能;制定實施藝術創作行動和舞臺藝術重點扶持、新創劇本孵化計劃,打造藝術精品;積極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推出一批非遺旅游體驗基地和非遺旅游線路;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深化景區建設 強化核心吸引


      實施龍頭景區梯次打造培育、高等級景區創建培育和A級旅游景區倍增計劃,繼續實施晉陜聯創,完成乾坤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推進智慧景區建設,支持和指導各地區因地制宜建設特色化智慧化旅游景區,實現本體活化、體驗優化、服務信息化;用活用好旅游資源,促進優質旅游資源向優質旅游產品轉化。


      升華旅游內涵 促進業態融合


      立足山西文化旅游資源比較優勢,以文化內涵升華旅游體驗,將旅游體驗作為文化傳播、衍生發展的載體,積極推進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單位創建工作,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研學旅游等,推動文旅產品多元業態融合,實現協同發展。


      創新宣傳營銷 強勢塑造品牌


      辦好全省第九次旅游發展大會、康養產業大會、“大河論壇?黃河峰會”等重大活動,持續釋放品牌活動效應;強化精準營銷,聚焦“山西人游山西”“好鄰居多走動”等活動,加強區域協作,不斷提升“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康養山西 夏養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優化服務環境 打造滿意品牌


      統籌全省資源、數據、技術、市場等要素,打造山西智慧文旅綜合服務平臺;深化“放管服改革”,實行審批事項“清單管理”,推進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系列專項行動;建強文旅陣地,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營建健康有序、安全穩定的文旅發展環境。(孫瑞生)


      轉自:中國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