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黨員干部群眾熱議政府工作報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聚奮進力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12





      連日來,山西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收聽收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盛況,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引發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強烈共鳴。大家一致表示,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乘勢而上,接續奮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聚奮進力量。


      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山西省糧食生產創歷史、上臺階,糧食總產達1464.3萬噸。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王圓榮表示,今年將繼續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大糧油播種面積、產量在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中的權重,將糧油生產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鄉村、田塊。要實施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集約資源、集中力量、集成技術,開展玉米、大豆整縣整建制高產創建,帶動提升糧食單產水平。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高效節水,擴大水澆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選用抗旱抗逆優良品種,推廣精量播種、深松密植等適用技術,狠抓病蟲防控和機收減損,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水利廳農村水利水電處處長成接安說,沒有灌溉就沒有高質量的農業。今年,山西省將加快實施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要按照在全省由南到北規劃布局運城引黃灌溉基地、臨汾盆地灌溉基地、晉中盆地灌溉基地、忻定原盆地灌溉基地、朔同盆地灌溉基地“五大灌溉基地”的思路,以現代化灌區建設為重點,實施大中型灌區建設改造和配套,通過采取節水等綜合措施,由澆地向澆作物轉變,由單一節水向綜合增效轉變,提升灌溉供水保障能力和節水增效管理水平。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后,我們更堅定了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將錨定建設特色種業強省目標,持續緊盯種子這一關鍵,深入實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處長陰埝埝表示,今年山西省要全面完成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建立健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推動種業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要在扎實推進育種聯合攻關上下功夫,加快培育耐旱、節水、高產的玉米、小雜糧、黃花等晉系新品種。要精準創設扶持政策措施,支持種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將遴選認定一批農作物和畜禽種業基地,力爭年底實現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7%、主要畜禽良種供種保障率86%、主要水產養殖品種良種覆蓋率93%。


      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政府工作報告把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作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的舉措之一,這讓方山縣萬豐園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秦談貴信心大增。“有了好政策的加持,今年我準備大干一場,再應用一批新技術,繼續加大投入,改進農機裝備,嘗試智慧農業。”在合作社的晾曬場上,機械播種機、三輪車、割草機、鋤草機、拖拉機等10多臺農機具依次排列,格外壯觀。“通過精準測地溫,春耕能提前10多天;使用灌排節水技術,澆地每畝能節水一半多;地塊不同,土壤養分情況不同,肥料投放也得跟著變……”秦談貴高興地說,“科技這倆字,在咱這兒含金量十足。”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們對今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了。”太原市尖草坪區南翟村村委會委員王志剛說,“我們村將進一步發展西梅種植業,提升西梅產品的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南翟村種植西梅1000余畝,村民每戶平均承包2畝,每畝地每年能賺2萬元左右。王志剛表示,下一步南翟村將繼續完善西梅園區建設,為每個農田承包戶在自家西梅田邊建設一座“農屋”,既方便村民放置農具,也方便西梅采摘時節采摘客戶納涼休息。現在,南翟村的冷鏈物流庫已初步建成,今后將成為果園產品深加工的關鍵一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進鄉村振興,對這項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隰縣午城鎮黨委書記李冬冬邊學習政府工作報告邊說,“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打造水堤午城片農產品商貿大道,接續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農房質量安全提升等工程,進一步提升農村生產生活便利化程度。同時,全面整治河道,清淤護壩,蓄水養魚,打造寺坡生態垂釣走廊;發展庭院經濟,擴大蔬菜大棚規模,多角度促進群眾增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保持過渡期內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有力應對疫情、災情等不利影響,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第二督導組成員李俊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后說:“這兩年,我們第二督導組緊緊圍繞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與呂梁市責任捆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采取有效做法,持續深入抓好督導市、縣各項工作貫徹落實,取得了不俗成績。下一步,督導組將堅持把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底線任務,繼續發揮省、市、縣督導三級聯動,強化統籌協調、狠抓工作落實,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天鎮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郭利軍表示,“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我們中心將充分發揮人社扶貧技能培訓基地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讓搬遷群眾掌握更多的務工本領,務農群眾掌握更先進的種養技術,返鄉群眾發揮技能帶動優勢,同時發揮產業城的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作用,推動全縣扶貧產業高質量發展。”


      “現在打開水龍頭就有水,而且還是經過科學處理的安全水,村里人用水和城里人沒有什么區別啦!”祁縣古縣鎮王賢村村民曹振剛感慨地說。古縣鎮地處山區丘陵地帶,下轄的22個村長期存在用水難的問題。以前村民用水大多靠打井取水,后來供水管道逐步鋪設入戶,古縣鎮還被納入全縣集中供水網,村村都用上了自來水。“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來的發展成就,我們備受鼓舞。”祁縣水利局局長趙宏表示,今年祁縣將重點實施農村供水保障標準化建設工程和城鎮供水改造工程,持續推進“數字化供水+”平臺建設,創新城鄉供水管理手段,最終實現農村飲水安全、規范、標準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范珍 王秀娟 李全宏 張麗媛 郭慧聰)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