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高端裝備制造業加速奔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3





      春日融融,眾多企業生產一線活力滿滿。3月25日,在太重(天津)濱海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重濱海公司)的重件碼頭,現場作業機械把重達330余噸的一架鋼腿直段緩緩吊裝到貨船上。隨后,貨船順利駛出碼頭。


      對于山西省來說,這件“大家伙”的成功發運意義非凡。“當天裝船的這個龐大鋼結構是我們承制的門式起重機的一個重要部件。”太重濱海公司總經理張維說,“門式起重機就是俗稱的‘龍門吊’,主要用于港口裝卸作業。此次制造的這臺起重機跨距189米,起升76米,整車自重達4800噸,是我省目前生產的起重量最大的門式起重機。”


      光憑想象難有具體概念。張維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它的寬相當于3個足球場,高度相當于30層樓,可提升起相當于600余臺家用汽車的重量。“這臺起重機將直接服務于我國海洋石油領域重大國家級戰略項目,是太重集團開拓海洋工程市場的重要實踐,也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裝備支撐。”張維表示。


      系統性布局,加速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太重集團為代表,我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呈現出勃勃生機。2022年,該產業鏈營業收入近750億元。


      “高端裝備制造業,又稱先進裝備制造業,是指生產制造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先進工業設施設備的行業。其‘高端’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技術含量高,體現多學科和多領域高精尖技術的繼承;第二,處于價值鏈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產業鏈占據核心部位,其發展水平決定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我省的重點發展方向是軌道交通、煤機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負責人介紹道。


      立足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制造業振興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轉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做強高端裝備制造千億產業,做大做強“鏈主”“鏈核”企業。


      事實上,現今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市場旺盛的需求,也倒逼著企業紛紛開啟“快節奏”模式。


      近日,伴隨著最后一個零部件裝配完工,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為東泰集團定制的新一代快掘系統完工下線,預計近日將“奔赴”呂梁礦區,為我省煤礦智能化建設發揮作用。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煤機裝備生產配套所需的原材料、元部件及系統總成年采購總額在10億元以上。


      此外,中車大同成功自主研發首臺氫燃料混合動力機車;中車永濟研制完成系列化中國標準地鐵列車核心及關鍵部件——牽引輔助系統全系列產品,核心控制部件實現100%深度自主化;智奇鐵路高速動車組輪對技術國內一流;“高速飛車”項目完成了系統性試驗,填補了國內空白……乘著市場的“東風”,我省高端裝備制造業正在加速“奔跑”。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我國聚焦制造強國建設,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全面戰略部署。牢記囑托,我省近年來全面助力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密集組織了一系列相關會議:產業鏈工作推進大會、產業鏈協作配套對接會、高端裝備制造(工程機械)鏈上企業協作配套會等,為“鏈上”企業提供精準服務。首屆山西省智能制造推進大會的召開和《山西省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能力圖譜》的發布,也為企業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提供了有力支撐。


      行業春風拂面,利好消息頻傳。4月11日,省工信廳發布《山西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2023年行動方案》,明確我省今年將突破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核心技術瓶頸,培養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產業鏈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同時,將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匯聚,加快培育千億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不難看出,在產業鏈思維的帶動引領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已成為我省產業突圍的重要一環。


      路在腳下,行穩方能致遠。依托制造業長期發展的深厚基礎,積聚優勢的創新資源,構建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舞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已然激活,我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生態正在持續改善,創新動能必將更加強勁。(王蕾)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