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知識產權保護情況。去年,山西省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舉行了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大會暨共建高質量轉型發展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首次超過5000件大關。
去年,省委、省政府印發《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省政府印發《山西省“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省政府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共建高質量轉型發展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大會暨共建高質量轉型發展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吹響了建設高質量轉型發展知識產權強省的號角。
2022年,全省發明專利授權5026件,首次超過5000件大關,較2021年增長28.4%;發明專利有效量達23235件,較2021年增長19.3%;高價值發明專利有效量達7000件,比2021年增長19.0%,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2件。有效注冊商標量342608件,較2021年增長18.4%。新增地理標志商標14件,總數達108件。在第23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我省首次實現中國專利銀獎零的突破。省級專利轉化專項計劃資助項目124項,資助金額2045萬元,是2021年的3.9倍;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6.01億元,比2021年增長36.6%。
2022年,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運行,專利預審多項工作指標名列全國前茅。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與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等部門建立和完善協同保護機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調查官制度。全省設立12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分中心和131個工作站。我省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司法部確定為第三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省。2022年,全省查辦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1216件,辦結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和行政調解71件。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武小勤表示,今年,山西省聚焦高價值創造、高效率運用、高標準保護、高水平服務和高質量人文社會環境建設“五高目標”,實施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等14個工程,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何寶國)
轉自:太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