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制作、烹飪技能展示、服務機器人裝配與維護……在初夏的校園里,這些未來的“大國工匠”們秀出精湛技能,展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5月14日,山西省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以“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在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啟動。
兩個月前,我省剛剛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我省職業教育發展展開全新篇章。日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職業本科大學以及企業積極應對新挑戰,助力培養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讓人人出彩、技能強國。?
強調“以用為本”
教師“熱起來”、學生“香起來”
“目前我省職業教育面臨體系建設、產教融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生全面成長等提質培優重大任務。”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東日前對媒體表示。
2021年12月,全省職業教育大會高規格召開,明確了山西下一階段職業教育發展目標、思路和舉措。時隔兩年,省委、省政府于今年3月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中要求,重點打造300個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群)、200個高水平實訓基地,著力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等問題,同時今年新增50個產業急需的新興重點專業,加快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是他們的搖籃。對此,山西省人社廳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學生就業創業,拓寬學生職業發展空間,激發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師生熱愛職教、投身職教的內在動力,讓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真正成為“香餑餑”。
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在教師引進和隊伍建設層面,強調以“以用為本”的原則設置,“干什么,考什么”,采取筆試、面試、實際操作、能力測試等多種形式進行人才選拔;在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層面,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畢業生擁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在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與同層次普通高校畢業生同等對待。
今年已有不少畢業生和準畢業生明顯感受到變化。在5月7日開考的2023年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中,高職與本科并列出現在專業要求中,共有53個崗位對考生熱情展開懷抱,涉及生物檢測檢驗技術、測繪技術、建筑工程、康復治療等專業,讓高職學校畢業生面對就業多了新選擇。
聚焦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建設
職業院校從頭起步蹚新路
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推進橫向融通、縱向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舉措。
202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整合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資源,成立我省第一所省屬公辦職業本科大學,在職業本科教育之路上先行先試。
建校兩年多來,學校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和戰略支撐,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示范性職業本科大學。校黨委書記張主社分享該校工作思路和創新舉措時,首先提到聚焦人才高地建設。“我校積極探索以‘現場工程師’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校企共建現場工程師產業學院、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校外真實場景的‘學習工廠’,培養能夠解決復雜生產問題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張主社表示。
同時,聚焦創新高地建設,也是該校建校以來的工作經驗之一。通過職教集團、技術協同研發中心、產業聯盟等多種“引企入校”“推教入企”改革,目前學校全職引進企業高工10余名、博士20多名,4個企業研發團隊入駐學校,共同開展生產性、創新性的“立地式”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橫向研發經費增長率90%以上,年社會培訓經費3000萬元以上。
這些擁有實踐經驗的高技能人才陸續走向了工作崗位,得到企業的認可。在全產業鏈的山西建設和交控兩大集團,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才畢業于這所職業本科大學。
此外,山西藥科職業學院率先與平順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上黨中藥材產業學院。更多的“校中院”“企中院”“園中院”等服務區域經濟和重點產業的省級職業學校特色產業學院、服務鄉村振興的示范學校,正加快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
“校企合作”向“產教融合”升級
企業成為探索者、受益者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是我省省域中小型企業,也是與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工等央企同榜入選首批國家級產教融合試點企業,近些年,不斷開辟校企合作新路徑,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2010年,該企業與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投資建設了“廠中校”,探索從“校企合作”到“產教融合”本質型轉變路徑,先后承擔了1萬多名學生的實習實訓工作,并涌現出一批“大國工匠”和各行業的能工巧匠;2018年以來,按照“一個專業、一個平臺、一個企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企業與長治學院、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長治技師學院、上黨區職業高級中學等院校,采用訂單培養、協同育人模式,為社會定向輸送技能人才,形成“校企校”合作、集團化育人的新模式。
企業不僅是培養能工巧匠的沃土,也是產教融合的探索者、受益者。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董事長趙保明表示,通過長期與多所院校通過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共建實驗室、中試車間等教學研發平臺,一大批前沿技術和科研成果在新產品開發中得到推廣應用。目前聯合完成的“低溫余熱發電機組”“脫硫脫硝成套裝置”“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森林草原防火裝備”等多項新產品研發并全面投產,推動企業走上了依托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打造集科研、生產、運用、學習、文化傳承為一體的五聯平臺,發揮企業在深化產教融合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優化產教融合要素供給,充分發揮示范企業的引領作用,為我省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趙保明說。(侯琎)
轉自:山西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