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小麥收獲進入密集期,運城、臨汾、晉城小麥主產區科學調配農機,成熟一片、搶收一片。截至6月12日,全省已收獲小麥264.82萬畝,收獲進度32.12%。
6月11日,洪洞縣劉家垣鎮曹家莊村旱地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實打實收畝產達到582.9公斤,打破我省旱地小麥畝產579.9公斤紀錄。
在現場,山西農業大學谷子研究所組織省農業農村廳、臨汾市農業農村局、洪洞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在品種為“長6990”旱地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高產創建實收測產程序,通過丈量面積、查驗清倉、校正計量器具、測定含水率、稱重、計算產量等步驟進行實收測產。
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姬虎太介紹說:“實收連片示范田面積是3.79畝,實收總鮮重3098.3公斤,去除雜質5%,按照國家商品糧貯藏標準含水量13%,我們實際收購的糧食產量為2209.2公斤,折合單產為每畝582.9公斤。”
山西農業大學谷子研究所“長6990”品種選育人張俊靈說:“這個品種的第一個特點表現在旱年不減產、豐水年大增產;第二個特點就是品質優良,一是商品性好,二是加工品質好;第三個特點是抗病性強,具有抗旱、抗寒、抗病、抗青干、抗倒;第四個特點是穩產廣適,這個品種適宜在山西、陜西、河北,河南、甘肅五省的旱地推廣種植。”
山西大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成進激動地說:“這個品種我們推廣了5年了,從原來的只有幾千畝的示范展示田,到現在我省及周邊的旱地區域,已經推廣到了上百萬畝的面積。這個產量的誕生主要得益于良種良法相配、農機農藝融合。”
截至6月11日,臨汾市共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2450臺,累計收獲面積20.6949萬畝,機收率達到99%。(王秀娟)
轉自:山西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