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從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傳來消息,今年前半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同比上升,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山西省生態環境部門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為方針,以推動結構調整、布局優化為關鍵,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70,同比下降2.1%,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中排名第一。六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四降一平一升”,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SO2平均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NO2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O3平均濃度為1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CO平均濃度為1.4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平均濃度為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8%。全省94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Ⅰ~Ⅲ類)斷面81個,占比86.2%,同比上升8.8個百分點(增加9個斷面);無Ⅴ類及劣Ⅴ類水質斷面,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減少1個斷面)。
下一步,山西省將繼續抓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實施,扎實開展黃河干流流經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確保水質穩步提升;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推動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工作,堅持鐵腕治污,強化督察執法統籌、督察與日常監察統籌、督察與業務監管統籌,形成督政督企合力,為美麗山西貢獻力量。 (程國媛)
轉自:山西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