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生機勃發。在全省各地開發區,一個個重點項目落地開工,猶如一粒粒種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項目簽約、項目開工、項目投產……處處彰顯著高質量發展的“速度”和“熱度”。
全省93家開發區全力打造“升級版”,滾動開展項目集中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三個一批”活動,持續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實現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鏈培育、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為山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擴投資 穩增長
項目建設加速“起跑”
夏日炎炎,在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人們正搶抓施工建設“黃金期”。在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園區道路初具雛形,標準廠房拔地而起,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項目自去年10月份開工建設以來,8個多月時間,已有11棟廠房封頂,4棟廠房正在進行主體施工,其余廠房全部開始基礎施工。”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負責人上官金龍介紹,作為2023年省級重點工程,該項目擬打造以電子信息、智能終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特色產業園。建成后,可容納企業10—20家,帶動投資40億元。
為確保項目快速推進,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開展每日調度,深入一線,及時破解難題。項目部、施工方、監理方和相關分包企業分別制定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實行平行作業模式,加班加點推進工程進度。同時將招商引資工作前置,目前已與多家高新電子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達成合作意向。
放眼全省各地開發區,項目建設加速“起跑”。7月初,由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鋁山西新材料聯合打造的固(危)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在中鋁山西新材料資源綜合利用分公司揭牌,主要解決大量的赤泥規模化利用、煤矸石高值化利用、鋼渣低碳利用以及鋁灰綜合性利用。同期,山陰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廣東清遠舉行山陰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東)新材料產業交流會,雙方簽署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在全省開發區2023年第二次“三個一批”活動中,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聯東U谷·山西科創智造港項目、“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項目、半導體硅片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高端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16個項目在主會場集中簽約。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省開發區1—4月主要經濟指標情況,工業類開發區中,71個開發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高出全省增速6.3個百分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中,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綠色有機農產品覆蓋率64.3%。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
解難題 增活力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第一保障”。全省開發區聚焦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開放開明的人文環境、優質完善的要素保障環境,全力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為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山西綜改示范區項目建設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制度性安排。聚焦企業最關心的“要素成本、時間成本”問題,一方面重心下移、事權下放,賦能園區17類79項事權。一方面服務前置、流程再造,建立“招落一體”機制,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由238天壓縮至58天。
臨汾經濟開發區推動企業高效率辦事,創建了“臨汾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微信公眾號,利用該平臺,公布事項申請樣表模板,創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系列問答、高頻次事項辦理網上操作指南系列、“辦事指南—思維導圖”系列、“普法大講堂”“營商環境大講堂”系列等欄目,特別是“秒懂審批——高頻次視頻版辦事指南”,內容包括市場準入類、投資項目類等,讓市場主體在“刷視頻”中體驗到便捷的審批服務。
長治市開發區創優服務保障,持續向開發區賦權,做好銜接工作,確保授權接得住、用得好,目前該市各開發區已承接行政管理事項2930項,基本實現“區內事區內辦”。持續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組建304人的領辦代辦隊伍,幫助企業爭取金融支持、縮短審批流程。布局建設一批開發區道路、標準廠房、污水處理廠、加氫站、充電站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了開發區項目承載能力。
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提升開發區承載力和吸引力,助力晉城市早日建成光機電產業集聚城市。近日,晉城經開區順安街西段、艮淵路南段道路正式通車。順安街西延道路工程僅用80天建成,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作為連通金匠園區與晉陽高速的關鍵節點,使園區內客貨運車輛上高速路程,由5公里縮短至1公里。
強招引 促落地
培育壯大重點產業鏈
推行產業鏈鏈長制,是我省加快蹚出轉型發展新路的具體行動,是統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的制度創新。全省開發區聚焦招商引資,強招引,促落地,培育壯大開發區重點產業鏈。
圍繞藍寶石延鏈補鏈,陽泉高新區半導體材料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作為高新區積極培育的新材料“鏈主”企業,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責任公司在推進藍寶石晶體技術升級的同時,在高新區投資促進中心的指導幫助下,圍繞晶體制造需求,積極協調對接,引入產業鏈上游項目康搏特鎢鉬新材料項目。
呂梁經開區以數字經濟發展點燃轉型新引擎。與華為、科大訊飛等10多家知名企業加強合作,以企引企,通過招商引資入駐了各類大數據企業35家。為18個呂梁市直、離石區直單位的37個項目提供數據存儲和云服務,并投資建設“數字健康管理人工智能服務平臺”等項目。規劃并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構筑“三中心”新基建,已建成天河云計算中心、華為云大數據中心、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共計標準機柜1900個。
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拓寬思路,變“被動等商”為“主動請商”,積極對接京津冀等地區產業轉移。重新整合招商資源和力量,結合實際劃分了12條重點產業鏈,根據前期研究成果以及招商推送信息,把人員分為12個招商小分隊,并有效跟進各招商小分隊外出對接最新情況,形成了“產業鏈研究—產業推送—外出招商—企業對接”的招商閉環流程。
在全省開發區2023年第二次“三個一批”活動中,涉及“十大產業鏈”的簽約項目102個,開工項目83個,投產項目47個。涉及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風電裝備、氫能、鋁鎂精深加工、光伏、現代醫藥、第三代半導體、合成生物等產業鏈項目。
只爭朝夕,日新月異。咬定全年開發區增長目標不放松,以更大決心、更足干勁、更硬舉措,全力以赴推動開發區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必將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加磅礴的力量。(閆杰)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