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工作緊密結合當地特點,堅持在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和合理利用方面持續發力,取得明顯成效。
2022年,山西省堅持以亞高山草甸、黃河流域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為重點布局工程項目,針對草原資源分布及特點以及不同區域的草地生態,探索總結出不同區域的草原生態修復路徑和經驗,完成退化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32萬畝、種草改良30萬畝、草種繁育基地建設0.53萬畝、草原有害生物災害防治330萬畝。山西晉草生態保護修復研發中心掛牌成立后,聘請了12名省內權威草原生態修復專家組成科研團隊提供技術服務支撐,根據不同草地類型研發出六大類12種“晉草生態草種包”,建成1600平方米的草原生態展廳。
為加強鄉土草種選育繁育工作,山西省科學劃定鄉土草種生產適宜區域,通過合理布局,形成鄉土草種生產優勢區。全省從南到北建立12個鄉土草種選育培育繁育基地,清徐縣建立全省唯一的觀賞草研發生產基地,太行林局建立一個觀賞草生態游園休閑基地,楊樹林局云西林場建成一個標準化的千畝鄉土草種繁育基地。2022年,全省培育高冰草4400公斤、小冠花2100公斤、胡達子1200公斤、扁穗冰草900公斤。
為營造保護草原的濃厚社會氛圍,山西省林草局借助“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制作草原科普知識展板、懸掛有特色的草原宣傳標語、發放草原宣傳圖文資料,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等草原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以及草原保護修復政策,組織各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并與黑茶林局、太岳林局聯合舉辦草原普法宣傳現場活動,極大提升了全社會依法保護草原的意識,全省累計受眾達到10余萬人(次)。(景慎好)
轉自:中國綠色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