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聚力高校人才建設 賦能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21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9月開學季,在太原理工大學明向校區迎新現場,一支首次加入到迎新隊伍中,幫助大一新生運輸行李的“機器人”小縱隊頗為吸睛。


      據了解,這些機器人是該校大學生智能交通創新實踐基地的作品。


      近年來,高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在培養人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山西省大力實施高等教育百億工程,以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全省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聚焦學科建設


      構建人才培養新格局


      隨著高校“雙一流”建設不斷推進,我省在第二輪的“雙一流”評選中取得重要突破。


      其中,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大學成功入選“雙一流”,為山西高等教育發展開啟新的篇章。


      隨著國家“雙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山西省將振興一流本科、建設一流本科提上日程。從政府到高校再到社會,一場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以下簡稱“四新”建設)為主的一流本科教育運動正在推進。


      “以‘四新’建設和基礎學科專業建設為引領,我校形成了‘一流工科、扎實理科、新型醫科、特色文科’的學科專業建設總體布局,推進專業高質量協調發展,打造高質量本科育人新動能。”太原理工大學本科生院教務處副處長冀巨海對記者說。


      教育是國之大計。山西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趙瑞表示,自“雙一流”建設以來,全省高校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5個,占全省招生本科專業總數的15%以上。全省高校共增列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增幅達52%;共增列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


      值得關注的是,山西大學物理學本科專業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標志著該校在培養拔尖學生方面進入了國家第一梯隊;山西醫科大學聯合內蒙古醫科大學共建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成功進入18個國家級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行列;中北大學信創產業學院獲批全國首批國家現代產業學院。


      對標科技前沿


      增強高校科技創新動能


      “四新”建設,是國家高等教育“質量革命”的戰略一招、關鍵一招,也是高等教育對世界科技與產業技術變革的創新之舉與必然選擇。


      高校是名副其實的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近年來,我省高校勇立潮頭、競逐一流,助力我省在多個領域實現了人才與成果的雙豐收。


      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相繼獲批“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國家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動態測試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對全省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大創新驅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力度來說,意義非凡。


      特別是“雙一流”建設以來,山西省高校有2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結束了2014年以來全省高校無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歷史;1項科技成果入圍“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實現在此領域“0”的突破。


      勇闖量子領域“無人區”的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所長、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靖教授,數十年如一日開展超冷原子物理和量子光學的實驗與理論研究,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超冷玻色—費米混合氣體實驗平臺,在國際上率先實驗實現一維和兩維自旋軌道耦合的簡并費米氣體,讓量子領域“無人區”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


      科研水平是高校整體實力的重要體現。趙瑞告訴記者:“近年來,全省高校連續獲批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其他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代表基礎研究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量顯著增長。2022年,全省高校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69項,項目經費2.58億元,分別占全省的95.1%和93.5%,項目數量和經費比2016年分別增長41.3%和98.5%。高校獲得省科學技術獎的數量多年保持在全省總授獎數的80%以上。”


      聚焦區域需求


      開啟產教融合新篇章


      2022年9月,全省特色專業鎮發展工作會以視頻方式召開,并為首批10個省級重點專業鎮授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產業鏈和專業鎮的建設工作,將產業鏈和專業鎮建設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途徑和抓手。


      高校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更好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今年5月,省教育廳公布認定7個第二批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名單,至此,已立項認定15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這些產業學院以高校為核心,聯合政府部門、行業企業聚焦區域需求,設置“校—企”“校—行—企”“校—政—行—企”等多種形式;以“小切口”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已覆蓋我省全部省級特色專業鎮和多數重點產業鏈。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為學校‘開門’辦學、突破傳統路徑依賴提供了重大機遇。”山西大學校長黃桂田近日在推進產業學院建設、服務產業鏈和專業鎮發展交流會上說,“山西大學以我省產業發展需求為牽引,先后成立大地環境、杏花村兩個現代產業學院。在此基礎上,學校全局規劃產業學院布局,瞄準合成生物、風電裝備等重點產業鏈及我省特色專業鎮,布局合成生物、綠色電力等多個現代產業學院,助力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北大學扎實推進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突破,先后建成國家級產業學院1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4個,布局產業技術研究院23個,全力服務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產業產業鏈和專業鎮發展。中北大學黨委書記沈興全表示,學校聯合省內外行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將產業鏈中的資源需求、項目研發等要素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搭建產業學院新平臺,推動學科建設與產業需求“加速互動”。


      山西省高校產業學院建設的有益實踐,極大地推進了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了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和創新鏈的全鏈條耦合,對于強化科教融匯、推進科教強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王佳)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