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市場監管局采取“標準﹢認證﹢品牌”的工作模式,持續深入推進“山西標準”標識培育及評價工作,先后研制出臺評價類省級地方標準8項、產品類團體標準6項,幫助11家農業企業完成產品認證,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和品牌影響力。
點亮“山西標準”標識,重在問題導向。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服務農業農村發展為切入點,以提高農民、農業企業收入為目標,緊盯省內農業企業存在的“小”“散”“弱”等問題,開展“山西標準”標識培育及評價工作。首批選取46家企業進行指導培育,向企業宣傳標準化理念,協助企業梳理在用標準、修訂完善產品執行標準,發揮“山西標準”標識區域公用品牌強農富農作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點亮“山西標準”標識,責在部門聯動。2020年12月正式實施的《山西省標準化條例》提出,推行“山西標準”標識制度,推動山西品牌建設,特別明確了“山西標準”評價的技術規范由省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通過“標準﹢行業”的方式,將推行“山西標準”標識制度打造成全省品牌建設的共同課題,并制定了《“山西標準”標識管理辦法》《“山西標準”標識評價通則》《“山西標準”標識農產品認證規則》等。
點亮“山西標準”標識,貴在試點先行。依據山西省產業特點,山西省市場監管局以忻州為試點,選取小米、藜麥米、紅蕓豆、釀造用高粱、紅富士蘋果、玉露香梨等特優農產品,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忻州市政府,委托中國標準化協會技術機構,初步探索出“多編號團體標準﹢評價技術規范﹢認證評價”模式,開展“山西標準”標識培育及評價工作,進一步突出品牌“公用”屬性,提高“山西標準”標識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把“山西標準”標識全域推行作為工作目標,在繼續深耕細作特優農產品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開展“山西標準”標識培育和評價工作,并逐步拓展至工業、服務業和社會事業等全領域,助力高質量發展。(記者 秦海峰)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