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2023中國(太原)人工智能大會開幕。當日下午,大會同步舉行了三場論壇,主題分別是“產業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與礦山智能化”“新時期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與科學傳播”。
在“產業數字化轉型”論壇上,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的問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副院長劉靜解釋了自己的觀點:“當今5G+、工業互聯網+等科技飛速發展,給全國中小型企業帶來了很多機遇和挑戰。我國的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天生脆弱、資金鏈薄弱,想要快速突破、迅速發展、做強做大,搭乘數字經濟時代的快車,實現數字化轉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近年來,太原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以數字賦能、數實融合為主攻方向,主動謀劃、超前布局、密集發力,縱深推動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
就“5G如何助力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問題,中國聯通太原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工業互聯網協會副會長齊佩鈞表示:“太原聯通持續加大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力度,加大網絡、平臺、終端一體化建設力度,進一步夯實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基礎設施能力,加速5G虛擬專網、混合專網等部署,開展5G獨立專網設計試點工作,幫助企業拓展‘5G+工業互聯網’支撐能力。并且開發集成一批‘小快輕準’(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不斷激發數字化轉型動力。”
在“人工智能與礦山智能化”論壇上,中國煤科首席科學家、礦山大數據研究院博導程健在“礦井視覺計算應用與發展”專題報告中,介紹了數字煤炭建設整體框架:通過數字煤炭建設有力推進煤炭工業的中國式現代化“一個總體目標”,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和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兩大基礎”,將全面賦能現代化煤炭產業體系和發展壯大煤炭數字經濟產業作為“兩個核心任務”,著力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職工數字素養與技能、網絡數據安全保障“三大能力”,構筑煤炭數字生態文明、煤炭公共服務數字化、煤炭數字化發展生態“三個環境體系”。
程健通過PPT向嘉賓全方位展示了礦井視覺計算,即通過賦予機器自然視覺的能力,實現煤礦井下環境的感知、描述、識別和理解,促進煤礦安全生產與監管從二維感知進入三維感知時代,實現礦井增強、混合現實交互應用和平行智能采礦。
在“新時期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與科學傳播”論壇上,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孟春在“服務強國戰略,加強實踐育人,扎實做好青少年創新人才培育工作”主題演講中提出,當前人工智能對教育的賦能和改變前所未有,加速推動教育數字化已成為全球共識。我們要積極擁抱互聯網賦能教育變革,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就目前我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中北大學教授、博導、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陳平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主題演講中指出,課程定位模糊、教學內容分化、課程體系與資源龐雜等都是目前我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已經出現的問題。針對現狀,陳平給出了建議:首先明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總體地位,其次遵循漸進性原則、實踐性原則、責任性原則、創新性原則和適宜性原則五個原則,以“人工智能+教育”為指導思想,發揮人工智能輔助教育的優勢,針對各年齡段作出培養方案,推進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進程。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引擎。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在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王媛 韓瀟)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