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山西省A股上市公司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其間接控股股東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晉能控股晉北能源有限公司(暫定名),投資建設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
在此前的10月18日,晉能控股集團公司舉行了晉北采煤沉陷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籌建組揭牌儀式。
通寶能源的公告顯示,晉北能源公司注冊資本30億元,其中晉能控股出資20億元,通寶能源出資10億元,主要“角色”便是晉北采煤沉陷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開發、建設、管理、運營主體,而晉北項目將在晉北地區構建以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基礎,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擬重點建設配套新能源600萬千瓦(風電100萬千瓦、光伏500萬千瓦)、配套煤電400萬千瓦、配套儲能110萬千瓦、大同—懷來—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壓交流輸電通道起點。
記者了解到,晉北采煤沉陷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是晉能控股集團適應“雙碳”發展趨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里程碑式重點項目,是全國兩個以省屬企業為主體建設的大型風光基地之一,未來將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風光火儲一體化綜合能源示范基地,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
這是山西省能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的一個剪影。
項目是發展的重要支撐,尤其是重點工程項目在推進轉型發展中的作用十分關鍵。山西省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的鮮明導向,全力以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推動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在省級重點工程項目中,省發展改革委首次將能源革命類項目單列,圍繞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確定能源革命類項目66個,子項目135個,年度計劃投資506.5億元,子項目數量、年度計劃投資分別占全省的15.1%、14.9%。
9月28日,三一朔州一期5GW單晶硅項目在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正式投產,這是山西省首個規模化光伏單晶硅項目,也是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在我省建設的首個智慧光伏、綠色低碳標志性工程,標志著三一集團新能源產業板塊在山西落子布局。項目年產1.2萬噸單晶硅拉棒,年產值約22億元,預計創造就業崗位600余個,每年可實現稅收3億元。
更為驚喜的是,該項目5月8日達成合作意向,9月28日正式投產,創造了從對接到建成投產僅用140天的“朔州速度”,同時也是三一集團海內外投資決策最快、落地最快、投產最快的項目。為保障項目的快速落地投產,朔州市、區兩級不斷創優營商環境,以“一流項目、一流速度、一流服務”的標準和要求,傾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9月26日,晶科能源“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山西綜改示范區舉行。該項目總投資約560億元,規劃建設年產56GW單晶拉棒、56GW切片、56GW高效電池片和56GW組件產能。項目通過數字化智能系統串聯各生產線,配合自動化運輸、立體倉庫和自動倉儲等最新生產線設計方案,將建成生產效率最優、運營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全球規模最大的N型產業鏈一體化工廠。
記者了解到,山西省堅持企業、政府、專家“三位一體”,建立完善能源領域項目謀劃工作機制,圍繞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做好項目謀劃,并通過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滾動做實項目儲備,梯次推進、持續發力,提高項目成熟度。目前,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儲備各類能源項目397個,總投資5545億元。同時,抓項目開工建設,推動項目提速增效,截至目前,省級重點工程中的114個能源革命類年度建設項目中,已開工超過100個,開工率近90%。
能源產業如何綠色轉型?大同市給出的答案是:把握煤電項目建設“窗口期”機會,加快推進煤電機組“上大壓小”等容量替代項目建設,規劃布局高參數、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百萬機組,不斷推動煤電結構優化、清潔高效發展。
晉控電力同熱三期2×100萬千瓦煤電項目,是我省首批加快推進重點實施的5個“上大壓小”百萬千瓦煤電項目之一。該項目建成后,機組年利用小時數5000小時,年發電量約92億千瓦時,民生供熱面積約2800萬平方米,能為大同市未來城鎮化建設中日益擴大的冬季民生供熱需求提供堅強熱源保障,也為大同這座能源之城的綠色發展再添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看似‘加減法’的‘上大壓小’,實際上已產生‘乘法’的‘倍數’效應。”大同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大壓小’項目能在確保電力能源可靠供應的同時,提升發電企業盈利能力,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同發展。”
作為能源大省,一個個能源領域重大項目的加快建設,為山西省踐行能源革命和加快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王龍飛)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