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汾河水清粼粼 生態農業稻蟹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03





      汾河綿延千里,滋養三晉大地,從空中俯瞰,一條青黃分明的河水分界線,出現在運城萬榮縣廟前村,汾河在山西境內流淌了713公里之后,由這里匯入黃河。


      為了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2018年至今,運城市全力治理汾河流域,而作為汾河入黃的最后一關,萬榮縣也開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和修復,建設了汾河入黃口濕地公園,實施退耕還河,退耕還濕,2019年4月,廟前村斷面水質退出劣V類。


      在汾河入黃口廟前村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8組在線監測設備不間斷地對汾河水溫、溶解氧、PH、濁度等11項指標進行監測。來自廟前村水質自動監測站運維人員祁建新告訴記者“經過這幾年的治理,汾河水已經達到III類水。”


      水質好了,風光美了,萬榮縣利用汾河水開啟了“稻蟹共生,一地兩用,一水兩養”的立體生態農業模式,形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文旅長廊。


      萬榮縣益康養殖有限公司經理王孝全說:“之前用井水養蟹,長得慢不說,個頭還小,影響銷售,現在用汾河水養蟹,個大蟹黃,不僅節省了水資源,還比之前的收益增加一倍;目前已經發展規模300畝,年收入達到80萬。”


      與此同時,萬榮縣還利用汾河河灘,一邊在植樹造林,一邊在建設人工生態濕地,種植水草,自然降解水中污染。滋潤了近半數山西人的汾河水,如今在入黃口,呈現了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漂亮模樣。


      轉自:黃河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